说神道事 164:
道门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孙思邈是古今医德医术堪称一流的名家,尤其对医德的强调,为后世的习医、业医者传为佳话。
孙思邈是古今医德医术堪称一流的名家,尤其对医德的强调,为后世的习医、业医者传为佳话。

 
孙思邈的年龄现今有六种说法:最小的101岁,第二种说法是120岁,第三种说法是131岁,第四种说法是141岁,第五种说法是165岁,甚至还有168岁的说法。但第四种说法支持者较多,因为他自己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他在一百多岁时写的,也就说明他应该不是101岁。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追封为妙应真人。

孙思邈曾在太白山做隐士,是个修行有道之人,擅长天象历法和摄生养性之术。显庆三年唐高宗召见他时,孙思邈已经九十多岁了,但是他的视力和听力一点都没有减弱。

孙思邈告诉世人说:“勿汲汲于所欲,勿怀忿恨,皆损寿命。若能不犯者,则得长生也。”不要汲汲营营于追求名利,不要心怀怨恨,这都有损寿命;如果没有名利与怨恨之心,就可以长寿;这也就是说,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清心寡欲、心平气和,这样才能健康长寿。

孙思邈在唐高宗永淳初年去世,他留下遗嘱:要薄葬,不要焚烧那些纸扎的阴间器物,祭祀时不宰杀牲畜。他死后一个多月,颜色还和活着的时候一样,当抬他的尸体放入棺中时,给人的感觉就像抬的是空衣服一样。孙思邈一生撰写《千金方》三十卷,传给后世。

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留下养生十三法,简单实用,有益于世人,特节录于下:

(一)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有助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二)目常运:
(1)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复3次。
(2)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这动作可以纠正近视和弱视。

(三)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慢慢做36下。这动作能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四)漱玉津(玉津即津液):
(1)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2)口微微合上,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经做可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五)耳常鼓:
(1)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扑”的一声,重复做10下。
(2)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压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扑扑”有声。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六)面常洗:
(1)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扫面。
(2)暖手后双手轻轻用力同时向外抚摸。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七)头常摇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反方向重复。这动作可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

(八)腰常摆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最少做50下,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和腰痛。

(九)腹常揉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当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时钟。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这动作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十)摄谷道(即提肛)吸气时提肛,即将肛门的肌肉收紧。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

(十一)膝常扭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这动作可以强化膝头关节。

(十二)挺直胸膛,轻松地散步。最好心无杂念,尽情欣赏沿途景色。民间常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十三)脚常搓:
(1)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共做36下。
(2)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常做可以治失眠、降血压、消除头痛。

王忠文道长
王忠文道长

 
若读者们有兴趣了解更多,欢迎致电询问:

中华道学研修中心
ZHONG HUA DAO XUE CENTRE & SERVICES

3-1, Tingkat 1,
Jalan Temenggung 3/9,
Sek 9, Bandar Mahkota Cheras,
43200 Cheras, Selangor.

电话:
016-607 8299
011-3676 8299
03-9547 6888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