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 爱 生 命 · 求 助 可 拨 03-7627 2929
我们关注幼儿的启蒙教育,重视成人的健康压力,对青少年却只注重学习成绩,对于他们的抱怨却普遍认为是他们想要逃避的藉口,忽略了课业压力也是摧毁他们意志的关键。
甚至因为这些忽略,造成青少年的忧郁情绪无处宣泄,积累成疾,最后导致悲剧发生……
可能那些令你我嗤之以鼻的“怨帖”,正是青少年们发出的“自杀信号”!
日本女生直播自杀过程
4月13日凌晨4点左右,日本千叶县松户的一栋公寓上,两个少女一起从楼顶跳下,公寓顶层的天台上放着两对几乎一样款式的鞋子和校服外套。
事后警方证实,这是一对在网上认识后,相约自杀的高中生。

更令人揪心的是,两个女孩在轻生前进行了网络直播,导致无数网友“亲眼”见证了这一悲剧却无能为力。
13日当晚,有日本网友在推特上刷到了高中生X和Y的直播。在总长达33分23秒的几段视频中,两人起初只是在房间里聊天,看上去没什么异常。但最后一段视频,视频的背景突然转换到黑暗的室外。两个女生把手机架在地上,然后把校服外套和鞋子放在地上,两个人互相拉着双手,往没有任何防护的天台边缘退。
其中一个女生一直在重复“我害怕,我好害怕”,几次从天台边缘离开。另一个女孩,挽住她的手臂把她往边缘拉,说着“没关系,我们走吧!”然后听到女生念着“1,2,3”后,两人的身影从画面中消失,随之而来的只有“砰”的一声巨响。

一开始,不少看到视频的网友怀疑是恶作剧,但有人很快指出,两个女孩的最后几条推特都有不安的预兆。
一个女孩发了两人的合照,配文是“最后的晚餐”。另一个女孩拍摄的晚餐照片中,能看到背景里摆着度数比较高的酒精饮料,还有几个空的抗焦虑药以及咳嗽药的药盒。

几个比较敏锐的网友还是报警了。同时,警方也收到了一名当地居民的求助,他告诉警方,有两个看上去十几岁的女孩倒在他们公寓停车场血流不止。这正是网上直播的女孩X和Y。
很不幸,当警方到达时,其中一人被认定为当场死亡,另一人在被送往医院的过程中也被宣告死亡。两人被确定为自杀,没有留下任何遗书。
在日本新学期伊始的4月,发生这样的悲剧,令所有人都感到揪心。
经常在网络表示想死
X和Y之前并不认识,两人虽然都是高中生,X居住在新泻,Y是松户本地人,就居住在她们相约轻生的那栋公寓里。
一名和Y做了三年网络好友的女生表示,Y经常会抱怨高中生活让她精疲力尽,甚至让她不敢上学。
这位朋友说,Y不是喜欢给人带来麻烦的人,平时也小心翼翼的,很有礼貌,她总是很自卑,很容易贬低自己的价值。比如Y明明长得很可爱,却总是厌恶自己的长相。
Y的朋友表示,Y有轻生的念头很久了。她曾经收到Y发来的信息,说自己想要跳楼,但因为害怕,决定吃致死量的药物。
这个朋友也只是一个高中生,并且在真实生活中并不认识Y,遇到这种情况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反复劝她,告诉她“我还想再见到你,我希望你活下去。”
这位朋友是今年3月才和Y第一次见面的。表面上,Y和朋友相处时看上去已经没有了异常,她活泼爱笑,两人一起去购物、去唱卡拉OK、去共同喜欢的乐队拍MV的地方打卡。
然而到了Y家,朋友就发现她的房间里堆着十多个空药瓶和空纸袋,这代表着Y并没能从家人或者更专业的人那里得到帮助。
她的忧郁症越来越严重,以至于经常过度服用安眠药,这一点在她的推文中也有体现。
在现实中得不到帮助的Y,在网络上认识了和她一样需要帮助的X。两人是因为喜欢同一个乐队认识的。然而,很快她们就发现,她们的共同点不光只有这个。
她们都对学校内的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和未来充满不安,几乎从认识的那天起,两人就总会提起“想死”这样的话题。
并且两人都建立了专门发泄情绪的社交媒体帐号,上面充斥着“想死”、“睡不着”、“痛苦”之类的推文,有时还有割伤自己手臂的照片。
被同一个渣男网红性侵犯

X的推特上可以看出她一直有恋爱方面的困扰,只是她没想到这件事和Y也有关。X和Y轻生后,网友们才知道,她们与一名YouTuber网红有恋爱关系。
这个网红叫Pyascal,主要做游戏直播。X曾经是Pyascal的粉丝,Pyascal越界联系了未成年的X,与她交往。Pyascal还多次强迫X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状态下发生关系,X经常需要千里迢迢从新泻赶到东京去找Pyascal。
根据网友的调查,X把这件痛苦的事向Y倾诉,两人却发现这名男网红竟然跟她俩同时交往。当X和Y一起去质问网红时,网红却大骂她们,威胁X和Y要让律师起诉她们诽谤,并单方面断绝了关系。
两个女孩被粗鲁地对待后又遭到背叛和抛弃,让她们心碎。两个人为此去问过一个专门解决情感问题的博主的意见,谁知道得到的建议竟然是“别追究了”,让两个人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
X将所有错误都怪罪给了自己,在推特上骂自己是个“太随便的女人”,还对渣男隔空喊话:“我只是一块肉吗?发生完关系就不管了?”和“像我这样的女人是不可能被爱的,在我死之前,感谢你让我做了一个好梦”。
X和Y去世后,Pyascal承认自己像男公关一样“恋爱营业”,通过恋爱关系控制女粉丝,但并不承认是自己害死了两个女孩,还各种卖惨,非常恶心。目前在网友的声讨下,他的Youtube已清空,其它社交帐号也被骂停更了。
她们曾多次发出求救信号
其实X和Y充满痛苦的文字,都是一条条求救信号,然而这些信号没有人注意到。甚至事后,两人学校的代表还分别表示,他们没有发现X和Y平时行为有什么异常。
然而,两个都在被负面情绪折磨的青少年,是很难帮助对方的人生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的,反而会因为互相“传播负面情绪”,让人更容易走极端。
13日夜里,Y的朋友收到一条信息。Y告诉她,自己要喝酒后吃安眠药,这样自己就敢跳下去了。Y向朋友说:“对不起,让你和我这样的人聊了这么久,我真的很喜欢和你聊天。”
接下来无论朋友怎么打电话发短信都没有了回音,朋友报警后,第二天凌晨得知了X和Y一起自杀的悲剧。
这件事在社交平台上的发酵,引发了非常多日本网友的反思。很多网友意识到,现在的年轻人,比以前承受的压力更多,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但获得的帮助却没有变多。
“这个世界上,即使是已经成熟的大人,也难免有心碎的时候。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还不知道怎么去克服这些事情,我心里真的很难受。”一名网友说道。
大马少女用IG投票定生死
于2019年5月,砂拉越古晋一名16岁少女在Instagram(简称IG)发起投票问网民,到底她应该选择死亡还是活下去;结果有69%人投下“死亡”的选项,数小时后少女跳楼自杀死亡。

据报导,该名少女Davia Emilia于2019年5月14日,在IG发起一项投票活动询问followers 意见定生死,在帖文上称:“这很重要,请帮我选择死亡还是活下去。”(Really important, Help Me Choose D/L)
结果显示69%人投“死亡”,少女不久跳楼身亡,当日晚上8时被发现伏尸在砂拉越古晋市一个3楼平台。
当地警方透露,少女曾患忧郁症,她死前在Facebook发文:我想离开这令人疲累的生活(WANNA QUIT F**KING LIFE I’M TIRED)。

有传媒报导,少女的继父娶了越南女子后甚少回家,令少女情绪低落受压。
但也有很多网友表示,在那场投票中,Davia根本没有说明D和L分别代表了什么。他们以为Davia是要打游戏,在纠结选择是Dota还是LOL(英雄联盟)。而且作为马来人的Davia,在其母语中,“活着”和“死亡”的首字母并不是“L”和“D”。
IG发言人对事件表示难过,称少女身亡后,投票结果在24小时后结束,结果显示88%投了“活下去”,但已经无法挽回少女的性命。“我们有很大责任令用户使用Instagram时感到安全和被支援”,并鼓励用户若发现有自杀或自我伤害的内容时,应赶紧联络紧急服务单位。
小学生不堪课业压力相约跳楼

在2021年4月1日中午,中国四川达州奥韵未来城的34楼天台上,两名小学女生几乎同时跳下,据当地周围的居民介绍,这两名女孩几乎是同时落地的,事发第一时间小区居民立即报警,但遗憾的是这两名小学生当场就没有生命体征了。
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天现场本来有三个女生约好一起跳楼,三人都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其中一个女生因为中途和她爸爸打了一个电话后就放弃了,并且还劝说另外两个女生。
但就在这个女生打电话请求救援时,另外两名女生已经从1号楼的 34层跳了下去。
从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这名幸存的女生在电梯里一直抹着眼泪好像非常害怕一般。据调查发现,这三名小学生跳楼的原因疑似为考试分数不理想,课业压力大。
被父母“寄予厚望”榨干
“四川小学生跳楼”这个新闻仿佛让人回到了2020年12月,四川泸州的一名小学生留下一张字条后跳楼身广。
2020年 12 月,四川泸州一名小学生留下一张字条后从小区楼上跳下身亡。他留下的字条字体稚嫩,但语气却十分老成,“遗书”中写道:“我活得太累了,我只希望能多睡一会儿”。
这名学生父母望子成龙,给了孩子太大的压力;父母遗失的东西企图让孩子找回来,这是非常自私的行为,这个孩子已经看不见生活的希望,所以才选择轻生。
学生压力太大,晚睡早起已成常态。《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指出: 中国儿童的自杀率居世界第一,每年约有 10 万名青少年死于自杀。而所有的调查都指出:青少年自杀高发的大部分原因,都与课业压力大有关。
认为孩子无病呻吟?
家长疏忽成自杀关键
世界各国发生多起青少年自杀、直播自杀和约定自杀的悲剧。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不能简单用一两个词概括的,但也能从统计中看到一些端倪。日本的调查显示,家庭关系、朋友关系、性别和身份认同、学习成绩和校园霸凌是最容易影响初高中生心理健康、导致自杀倾向的因素。
然而,近年来网络暴力的影响也十分值得注意。2020 年,自杀成为美国10-14 岁青少年的第二大死因,也是韩国9-24岁青少年的第一大死因。由于互联网暴力更容易发生在女性身上,在美国的一项调查中,有持续忧郁情绪的年轻女性人数达到了男性的两倍。日本的情况也类似,未成年女性的自杀率比男性更高。可以说这些数据都在为我们敲响警钟,我们必须加倍关注现代青少年的精神健康问题。
网络成青少年宣泄管道
相比于以往的同龄人,他们更加依赖于使用互联网排解压力,也很可能从互联网上获得更多焦虑和负面的情绪。很多国家都曾发现社交网站上的“约死小组”,这些小组里,在现实中得不到帮助的孩子在网上互吐苦水,最后问题也得不到解决,只能变成约好一起轻生。
其中一些人希望能拍下生前最后的画面“给世界留下些什么”,然而这些视频的传播,反而可能刺激其他痛苦的同龄人,让他们以为轻生是解决痛苦的唯一办法。
为此,纵容轻生、鼓励轻生内容的社交媒体平台遭到儿童心理专家们的多次被指责,他们认为这些平台应该负起责任,对类似的内容进行审核。同时应该在用户发布轻生内容时,给他们可以寻求帮助的在线支持或者热线电话。
别忽略孩子的心理问题
除此之外,家人永远是孩子的第一道防线。然而,大部分家庭没有讨论心理健康问题的习惯,甚至很多父母仍然会把忧郁症等疾病看成是“无病呻吟”和羞耻。家长应该正视心理问题,给孩子勇敢讨论心结的空间和机会。防自杀热线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忧郁、焦虑、自杀的念头,最好的方法其实是直接把话说开,让他们知道父母永远会做他们的后盾,并且为他们寻找专业的治疗方法。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幸出生在有负责任的父母的家庭,这时社会和学校的帮助就非常重要。美国CDC的埃蒂尔博士表示,学校给予孩子的保护力度是非常强大的。无论是在处理霸凌、处理青春期问题上,还是对心理疾病进行的宣传和祛魅上,学校都应该肩负更多责任。我们虽然无法改变每个人的想法,无法改变现在每个青少年的生活环境,但至少可以创造一个更容易发现、解决心理问题的渠道,不要把他们独自留在痛苦之中,不要让他们的求救一次次落空……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