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若鹏:B级作品存在的意义与威胁

中国生产很多烂片,印度也是,美国也是。有时不小心看到这种B级电影,还真纳闷为什么会有那么无能的人,做出如此低水准的东西呢?但仔细一想,这类作品的存在其实正反映着整体电影市场十分健全。

中、印、美在电影方面都不乏上乘之作,这些发光发亮的作品会激发更多人投入创作,唯动机各异,才华参差,资源不一,于是产生了大批中下作品;纵难登大雅,还是能满足部分对消遣要求不高的观众。就算是B级电影,其制作过程中也会创造大量工作机会,并非没有功能。

这个生态圈套在出版界、音乐圈也雷同。不可能每部书都是旷世巨著,不可能每首歌都是殿堂级,通俗者居多,这类作品间接培养阅读、听歌习惯和鉴赏能力。消费群够多了,养得起市场了,创作人就敢做新尝试。百花齐放的“代价”就是其中难免有杂草,但杂草无阻鲜花绽放。

在已经成熟的生态圈里,即便你碰到一个烂作品,也不会对整个业界失望,因为你知道行业里还有更好的创作人,能找到他们的作品来欣赏。听到一个五音不全的歌手,你知道还有陈奕迅;看了一部不知所谓的烂片,你知道还有李安;读了一部烂书,你知道还有黎紫书。烂作品无害,都是通往殿堂的修炼,有些会修成正果,更多会在垃圾堆里腐烂,都是自然现象。

但倘若换作一个未成熟的、刚萌芽的生态圈,过多劣质作品却可能毒害市场。再以电影为例,90年代大马资源有限,作品产量不高,那些粗制滥造的投机电影占大部分。观众首次“支持”本地电影常以失望收场,形成认为本地作品低劣的刻板印象,此后敬而远之,新电影发展就寸步难行了。以我个人来说,一直到约莫十年后看了周青元执导的《大日子》才对本地电影重拾一些些信心。

本地华语脱口秀也会面临类似的挑战。作为新兴的表演形式,演员和观众本就不多。如果观众先接触了劣质演出,就会把本地演员标签为“不行”,于是新进演员就得多费一番力气去打破刻板印象。生态圈在建立起来以前,劣质表演先在土壤中埋毒,让这园地寸草难生。

无论如何,B级作品还是通往A级的必经之路,只要不是D级就好,太糟糕的作品会让观众绝望、投资者却步,让新人觉得无力,更少人愿意涉足,拖慢整体发展。劣等创作人往往是最缺乏自觉的,只知埋怨观众不支持,却甚少自我检视作品的品质,更糟糕的是无法判别优劣。

我只能寄望有够多怀抱热忱与才华的创作人、演员能撑过阵痛期,在纷乱的杂草之中拼命向上伸展,最后让大家看到百花齐放的盛况。纵观本地低落的阅读与学习风气,这恐怕将是一条过于漫长的路。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