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字
字
李系德
吹水噏风
李系德
李系德
文字工作者,曾任职四家华文日报,
并在各报章杂志撰写杂文专栏。

李系德:剩饭·剩菜·盲盒

这回的吹水课题想谈谈三样东西,就是“剩饭”、“剩菜”和“盲盒”。

先谈“剩饭”,记得童年的时候,家中的“用餐守则”规定,一定要把碗里的饭全部吃到干干净净,一粒饭也不可剩下浪费。大人还生安白造胡诌出一个传说来吓唬我们这些小孩:谁如果没有把碗里的饭吃个清光,剩下一粒饭,日后娶的老婆或嫁的老公脸上便会有一粒“豆皮”,剩下十粒饭就有十粒豆皮;若将来不想跟豆皮婆和豆皮佬结婚,现在便不可吃剩饭!

广东话所谓的“豆皮”,就是脸上长痘痘后留下的疤痕;豆皮佬和豆皮婆,则是满脸长满麻子的丑汉和丑妇。广东童谣也有这两句:“有钱娶个娇娇女,无钱娶个豆皮婆。”那个年代经济不景,生活坎坷,大家都珍惜食材和米饭,有云:“须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出动到吃剩饭会嫁豆皮佬和娶豆皮婆这招来靠吓,伤害儿童的弱小心灵,纵然用心良苦,也未免过份!

“剩菜”,就是用餐时吃剩的菜,这两个字在我们小时候根本是不存在的,配饭吃的餸菜少得可怜,每一碟都被我们这些“化骨龙”像“罗通扫北”般一扫而空,只有不够菜,又哪会有剩菜呢?那时大多数家庭都穷到买不起冰箱,若真的有吃剩的菜,就放进有纱网通风的旧式碗橱里,第二天再吃这“隔夜菜”,如再多存一天,餸菜就会变馊了!

“盲盒”,就是看不见里面装着些什么的盒子。我小时在小贩档摊花一两角钱买的零食盲盒,上面贴着冯宝宝主演《小侠红蝴蝶》的剧照,封得密密,付钱后打开来看,才知道所装的是糖果、酸梅、饼干,还是其他零食。这种盲盒卖的是“惊喜”,但我们常得到的却是“失望”,只因博运气得到的零食“唔啱心水”!

没想到几十年后的现在,出现了一种东西叫“剩菜盲盒”,大马好像还没有,在中国好些大城市却大行其道。这里的“剩菜”不是别人吃剩的饭菜,而是商家把面临过期的食物密封在盒子里,以低廉价格抛售清货,以免浪费。顾客以12.9元人民币(下同)可买到原价30元的寿司。有人花11.9元买了两包盲盒,开出来发现是一大一小的两个高档面包,原价总和近40元,却只是以三分之一的金额就可买到了,优惠相当高,可谓“抵到烂”!

这些性价比高又可带来惊喜的“剩菜盲盒”,在中国大陆广受欢迎,很多年轻人和中年大叔大妈都疯狂抢购,唯恐执输。可是,剩菜盲盒似乎只适用于面包、寿司、烘焙甜品、简餐轻食、牛奶制品等,而不适合有肉类的食物。盒子密封着,你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只能碰运气。万一有个拜观音的虔诚信徒买到的盲盒里是个牛肉汉堡包,而穆斯林打开盲盒却见到个猪扒包,那就“惊喜”变成“惊吓”,气到差点吐血,硬要店家“回水”了!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 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iLifepost Logo 下载 iLifepost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