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神道事 152: 五营将军

五营将帅为:中营李元帅统帅,其色黄,统帅三千军马及三万兵员,号称三秦军;东营张公圣者都督,其色绿,统九千军马及九万兵员,号称九夷军;南营萧公圣者都率,其色红,统八千军马及八万兵员,号称八蛮军;西营刘公圣者统领,其色白,统六千军马及六万兵员,号称六戎军;北营连公圣者掌理,其色黑,统五千军马及五万兵员,号称五狄军之合称。

有的庙宇会奉祀青、红、黑、白、黄五支旗子象征五营神将,也有用神位、符咒、令牌、小神像、木偶头像等作为象征的。
有的庙宇会奉祀青、红、黑、白、黄五支旗子象征五营神将,也有用神位、符咒、令牌、小神像、木偶头像等作为象征的。

五营神兵的信仰,最迟在汉晋以前即已形成,并在汉晋之间的道经文献记载:从有“社”开始,就逐渐有“五营”的概念,此观念流传很久之后才被世人所记载,但可能在汉朝或更早就已形成。

五营,即以庙为中心,依五行方位而设的“兵营”,其用色与方位的配置,来自道教的五行观念,即:东方属木色青为春,南方属火色红为夏,西方属金色白为秋,北方属水色黑为冬,中方属土色黄,形成循环的空间,并象征宇宙生生不息的运转。

五营将帅之军号采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中秦之说,乃反映汉人本位主义的一统观念,应系“建都关中”以后所衍生的思想。从先秦到两汉,确定了关中、 三秦的关系,早期道经形成期正是关中已失而遗存历史记忆的时代,故法箓中所保存的三秦为关中、长安为定都所在的中央象征。因此关中即为三秦军将的戍守、屯 驻。至于四境、四周边防所环列的东夷军、南蛮军、西戎军、北狄军,即是中央边缘的对照,其重要性乃是防卫于外。

五营旗 主要象征物

五营有内五营和外五营之分。依神论,凡曾受帝王敕封的正神,如关帝、妈祖、保生大帝与诸府王爷等等,皆设外五营;一般非命厉神,如万善爷、大众爷等等,则只设内营或皆不设。

内五营可谓主祀神明的近卫军,负责庙坛本部的安全防务,通常以神位、令牌、五营旗和五营首为象征物,多置于外殿供桌左方或右方,亦有安设于内殿或侧殿者。

令牌是一支三角尖顶的长方木牌,上绘蟒龙图,或套上刺绣龙图外套,上书主神尊称,有如王令,象征主神,一般都插立于斗座之中央。

五营旗亦称五方旗或营首旗,是依五营五色而设的三角旗帜,各旗皆载明该营的元帅之称号、军马和兵员数目,通常依方位插于斗座四方。

五营首则是依五营五色而设的小木偶头像,一般都是人首鍼身,也有着布袋戏装。其配置各庙不一,有四种齐备者,亦有两种或三种安奉者,亦有单一种安奉者。

另有五宝,包括七星剑、鲨角剑、铜棍、月斧和刺球等五样法器,亦与内五营四种象征物结合,其中以七星剑最多见;五宝用于内五营,主要是法师或乩生用以调营遣将之象征。五营旗不仅是内五营的主要象征物,也表示五营兵马在此,同时也是法师或乩生调营遣将的神物,通常与“五宝”搭配使用。

外五营是以庙为中心,分布于庙的五方之营座,为庙的防卫部队。其营座位置,多选择五方要道的出入口、交叉口、转弯处或制高点安设,互为犄角,避免邪魔恶煞入侵。而中营通常安奉在庙前后或中方,亦有安奉于庙内,若不设者可由内五营为主。

五营须经一定仪式的安奉又称安营,始能发挥神威;其后也须定期“赏兵”(犒军)并择期收、放兵。一般都在庙落成或安座大典时举行,目的在开营放兵,敕令五营兵马镇守庙域五方,保佑境民。安营是一种透过灵媒或专业神职人员用置物、符箓、语言来施法的仪式。可分原始安营和岁时安营两种,前者(含迁移重设 者)首度安奉,后者则是安奉后定期或不定期的安营。

放营之后,严禁闲杂人等靠近,不可任意触摸或迁动,以免冒渎神兵神将。其后,每年于固定日期(亦有不固定者),更换各营的象征物,予以换新,赐予新的 神灵与法力,此即所谓岁时安营。至于固定日期,各地亦不一,大致有:各庙主神诞辰日,此为最多的一种,也有以庙庆日为主。

 

王忠文道长
王忠文道长

 
若读者们有兴趣了解更多,欢迎致电询问:

中华道学研修中心
ZHONG HUA DAO XUE CENTRE & SERVICES

3-1, Tingkat 1,
Jalan Temenggung 3/9,
Sek 9, Bandar Mahkota Cheras,
43200 Cheras, Selangor.

电话:
016-607 8299
011-3676 8299
03-9547 6888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