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若鹏:为什么新加坡的食物……

不时会听到大马人取笑新加坡的食物“不怎么样”。我对吃不太讲究,偶尔去新国也没觉得食物难吃──虽说那里的食物曾在30多年前给我种下童年阴影 。

小学时全班到新加坡旅行,午餐时间几个同学在街道上溜达。忽然有个老安娣拦着我们:“来安娣的档口吃饭吧!安娣不会骗你们,很好吃的。”

记忆中她像童话故事里的巫婆,伸出枝桠般的双手把我们团团围住,无可遁逃,被逼随她前往她的巢穴。她家卖的叉烧饭,叉烧干瘪如材,味如纸皮,至今还没吃过更糟糕的。啊!那不过只是童年时的“小意外”,不至于定义新加坡的食物,是吗?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大家对新加坡食物没什么好印象呢?

我有个长居新国的同学,某日到小贩中心买炒粿条给孩子吃。她对小贩说:“炒粿条一包,不要辣椒,给小孩吃的。”

小贩说:“不行,一定得加辣椒!”

友奇问:“为什么呢?”

小贩答:“这是SOP,不照做我会被炒。”

她略查原由,原来好些社区小贩中心都是由集团承包,为了高效管理,食材和烹煮步骤都明文规定,小贩只负责机械般地执行。小贩服务的不是顾客,是老板。食客是否称心满意不关他的事,总之没中毒就好,下次再来。反正下次你的确也得再来的,有地利之便,你逃得了去哪里?就算食物味道普通,依旧日日高朋满座,何须求进?

说到地利,新国寸金尺土,租店开餐馆的门槛着实不低,能开门做生意的当然要有实力,食物味道够好,才能吸引食客回流。我去过比较中上的酒楼,印象也挺不错(参考前面我说过自己对吃不懂讲究)。但新国的地十分有限,能开的店就只有那么多,好吃的餐厅选择也就那么多。于是,难免让大家有缺乏美食的刻板印象。

集团控管下缺乏人情味和创意空间,地域所限又造成选择稀少,所以说新加坡的食物不怎样,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并非新国人民没有要求。说到底,大马人取笑新加坡食物,大概也因为只有这件事稍有资格取笑新加坡,此外还有什么事是大马比较强的呢?实在不多。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