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志锋:选情从“冷”到“热”变化

从10月10日国会解散到11月5日提名前,三个星期多,大选的气氛似乎没有“真正热起来”。身旁的朋友问:“大选要来了,很多政治新闻,可是,整体的感觉好像没有想象中的Hot?”

我说,气氛没有冷,只是还未“热起来”而已。没有冷的原因有两个。

首先,国会解散至今提名日前夕,一直都有各种政治新闻推向民众,比如朝野候选人排阵、独立人士插一脚、议席谈判/交换、谁被除名、谁被取代,哪些新人上阵等的新闻,以及《竞选宣言》内容,这些新闻都让选举气氛,维持在选前氛围。第二,选民依然可以通过选举和选票,解决目前的政治乱局。目前,许多首投族选民依然采取观望态度。他们的投票热忱还未被点燃,因此选民情绪还未沸腾。普遍的感觉是,人民希望政局回归正常,优先解决民生经济议题,而非政客的争权夺利。人民期盼大选之后,能回到正轨,毕竟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而非自私的政客。

11月5日,提名完成后,选民已经知道,也在观察朝野和独立人士的排兵布阵,留意候选人和政党的表现。

我的感觉是,本届大选的选民,比2018年大选更冷静和谨慎,不轻易受影响。或许经过509换政府、青蛙乱跳、喜来登政变、冠病疫情、行管令、紧急状态等,民众对政治的热情减退,少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想象,同时也对政治人物失去信心。

我相信,进入提名后的竞选期冲刺起,选情肯定热起来。

对于候选人和政党来说,选民最关注的议题,就是他们切入争取的焦点所在。那么,选民最关注在意的是什么?

这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大马是多元种族、宗教,以及城乡发展步伐有差距的国家。况且,三大阵线,国阵、国盟、希盟都主打本身议题,让民众有更多选择。有时,选民的需求和情绪也被政党带着走,搞不清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

不同的选民,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年龄层,不同的区域,他们的重点和诉求都不同。就算同一个族群内的不同年龄层,他们的看法都不同。不过,从各个阵线主打的议题来看,我们大概可以捕捉到同一个重点,即国阵:稳定、前进(Kestabilan, Kemakmuran);国盟:关怀、清廉、稳定(Prihatin, Bersih, Stabil);希盟:“我们一定能”(Kita Boleh!),这是相对空乏的口号,其重点在《希望蓝图》的竞选宣言。

希盟和国盟已陆续推出本身的竞选宣言,皆主打廉洁和干净,提升人民福祉。国阵也将在较后推介竞选宣言,相信离不开发展、稳定和繁荣。

总结三大阵线,他们主打的议题可归纳为7个词或14个字,即“稳定”、“繁荣”、“关怀”、“清廉”、“改革”、“重建”,以及“回归”。

这14个字,也涵盖民众对未来的期许,对国家的期待。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