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字
字

警惕!诈骗术“变种”谨防43种常见套路

网络诈骗、盗提招数层出不穷,了解诈骗套路,教你识破诈骗手法。
网络诈骗、盗提招数层出不穷,了解诈骗套路,教你识破诈骗手法。

 

疫情改变消费习惯,许多人纷纷转向网购消费,也衍生了网购诈骗事件。
疫情改变消费习惯,许多人纷纷转向网购消费,也衍生了网购诈骗事件。

 

互联网发展多年,带给了人类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飞机让世界没有了地理距离,但互联网让世界两端的人没有了距离,带来商业利益,也企进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类型的感情;只是,原本偶然性发生的诈骗犯罪,如今却变成了常态,一种职业性和专业管理的的诈骗行为,它打破社会体系,直接对全世界的人进行财富掠夺,且是无上限和不择手段的掠夺。

如果你是从20世纪末就接触互联网到现在,大约30年,从桌面电脑到笔记本,再到行动电话和今天的智能手机,再看看今日发生在全球各地发生的诈骗事件,一种从互联网延伸出来的人类生态变化,从人类精神和文明的层面来看,社会无疑是在倒退了,退到了原始社会。

你没曾想过,做为最高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竟然有一个大规模的组织集团开启了人吃人的时代,从最明显的金钱诈骗,再到无形的精神和肉体折磨。

这是一个互联网带给我们无限生活的时代,也是令人多么惊恐而忧心的“人吃人”时代!

提到防诈防骗,全球各地,日夜发生,各地政府和媒体,都不停地报导和提醒,民众本身,除了要时刻醒觉之外,也要一直重复“练习”,加强相关知识,就像考试那般。就像新冠病毒蔓延时,我们学习与病毒共存,如今到处诈骗,是否也要学习把防范意识和生活共存,但不为伍。

《新生活报》刊登了“暗黑诈骗’系列,文章接近尾声,但不代表诈骗犯罪已结束,反而日益严重。本期我们整理了至今43种常见的诈骗术,供读者参考。要紧记着,“诈骗百百种,万骗不离宗”,诈骗术犹如病毒变种,每段时期都有新的包装手法,但不管它怎样变,你必须时刻警惕和清醒,不急不贪,就能把被骗机率降到最低。

来,开始温习,就像这三年一样,鼓起抗疫精神,全民一起防诈骗。

网路快速的时代,不少人都会透过交友App来认识异性,一旦在甜言蜜语攻势下,心急脱单的你也很易误堕爱情骗局。
网路快速的时代,不少人都会透过交友App来认识异性,一旦在甜言蜜语攻势下,心急脱单的你也很易误堕爱情骗局。

 

【43种诈骗伎俩】

01.冒充好友

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聊天工具的视频和资料,熟悉对方情况后,冒充帐号主人对其好友以“患重病、出车祸”、“急需用钱”等紧急事情为由实施诈骗。

02.冒充老总

诈骗分子通过技术手段获取公司内部人员架构情况,复制公司老总聊天工具的昵称和头像图片,向财务人员实施诈骗。

 

假冒“老板”指令财务人员给客户转账的骗局已不新鲜。但依然还有很多财务人员上当受骗,给公司、个人造成巨大财产损失。

 

03.伪装身份

利用微信“附近的人”查看周围朋友情况,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加为好友骗取感情和信任后,随即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04.假冒代购

在聊天工具的朋友圈假冒正规微商,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等为诱饵,待买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为由要求加付款项,一旦获取购货款则失去联系。

05.虚假爱心

将虚构的寻人、扶困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布在社交媒体或聊天工具的朋友圈里,引起善良网民转发,实则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一般在夜间拨来电话,民众回拨后,电话就被挂断,但短时间内,电话费已全被“吸”走。)就是电信诈骗。

06.点赞诈骗

冒充商家发布“点赞有奖”信息,要求参与者将姓名、电话等个人资料发至平台,一旦商家套取完足够的个人信息后,即以“手续费”、“公证费”、“保证金”等形式实施诈骗。

07.盗用帐号

盗取商家公众帐号后,发布“诚招网络兼职,帮助卖家刷信誉,从中赚取佣金”的推送消息。受害人信以为真,遂按照对方要求多次购物刷信誉,后发现上当受骗。

08.色情服务

在互联网上留下提供色情服务的电话,待受害人联系后,称需先付款才能上门提供服务,受害人将钱汇到指定账户后发现被骗。

09.虚构车祸

虚构成受害人亲属或朋友遭遇车祸,需要紧急处理交通事故为由,要求对方立即转账。当事人因情况紧急便按照嫌疑人指示将钱汇入指定账户。

10.中奖邮件

通过互联网发送中奖邮件,受害人一旦与犯罪分子联系兑奖,即以“所得税”、“手续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汇钱,达到诈骗目的。

11.冒充企业

冒充三星、索尼、海尔等知名企业名义,预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虚假中奖刮刮卡,通过信件邮寄或雇人投递发送,后以需交手续费或所得税等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

12.娱乐节目

以热播节目组的名义向目标手机群发短讯,讹称被抽选为节目幸运观众,将获得巨额奖品,后以需交手续费、保证金等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

13.冒充警官

冒充执法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等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

14.冒充房东

冒充房东,群发短信,称房东银行卡已换,要求将租金打入其他指定账户内,部分租客信以为真将租金转出方知受骗。

15.虚构绑架

犯罪分子虚构事主亲友被绑架,如要解救人质需立即汇款到指定账户并不能报警,否则撕票。当事人往往因情况紧急,不知所措,就按照指示将钱汇入账户。

16.虚构手术

虚构受害人子女或老人突发急病需紧急手术为由,要求事主转账方可治疗。遇此情况,受害人往往心急如焚,按照嫌疑人指示转款。

17.电话欠费

冒充通信企业工作人员,向事主拨打电话或直接播放电脑语音,以电话欠费为由,要求将欠费资金转到指定账户。

18.网购退款

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需要退款,要求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19.购物退税

犯罪分子事先获取到事主购买房产、汽车等信息后,以税收政策调整,可办理退税为由,诱骗事主到ATM机上实施转账操作,将卡内存款转入骗子指定账户。

20.线上购物

开设虚假购物网站,一旦事主下单购买商品,便称系统故障,订单出现问题,需要重新激活。随后,通过聊天工具发送虚假激活网址,受害人填写好账号、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后,卡上金额即被划走。

以不存在商品进行的网购诈骗,已成为线上骗案最新趋势。
以不存在商品进行的网购诈骗,已成为线上骗案最新趋势。

 

21.低价购物

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发布二手车、二手电脑、海关没收的物品等转让信息,一旦有人联系,即以“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

22.刷卡消费

以短信通知事主,银行卡的消费,可能个人泄露信息为由,冒充银行或警官连环设套,要求将银行卡中的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或套取银行账号、密码,随后盗取汇款。

23.包裹藏毒

以包裹查出有毒品为由,称事主涉嫌洗钱犯罪,要求事主将钱转到国家安全账户以便公正调查,从而实施诈骗。

24.快递签收

冒充快递人员拨打事主电话,称有快递需要签收但看不清具体地址、姓名,需提供详细信息便于送货上门。随后,快递人员送上物品,一旦事主签收后,犯罪分子再拨打电话称已签收必须付款,否则讨债公司或黑社会将找麻烦。

25.低息贷款

通过群发信息,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低,无需担保。一旦事主信以为真,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26.拍卖收藏

冒充各类收藏协会的名义,群发短讯,称将举办拍卖会并留下联络方式。一旦有人联系,则以预先交纳评估费、保证金、场地费等名义,要求将钱转入指定账户。

27.扫描陷阱

以降价、奖励为诱饵,要求事土扫描二维码加入会员,实则附带木马病毒。一旦扫描安装,木马就会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

许多人热衷于用手机扫二维码,购物、订票、装软件,虽然扫二维码省时又省力,但是如果不加防范,很容易掉入“扫”出来的陷阱。
许多人热衷于用手机扫二维码,购物、订票、装软件,虽然扫二维码省时又省力,但是如果不加防范,很容易掉入“扫”出来的陷阱。

 

28.重金求子

谎称愿意出重金求子,引诱受害人上当,之后以诚意金、检查费等各种理由实施诈骗。

29.仿真图片

收集公职人员照片,使用电脑合成淫秽图片,并附上收款卡号邮寄给受害人,勒索钱财。

30.猜我是谁

获取目标群的电话号码和机主姓名后,打电话给对方让“猜猜我是谁”,随后根据受害者所述冒充熟人身份,并声称要来看望受害者。随后,编造被“交通肇事”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钱,一些受害人没有仔细核实就把钱汇入对方提供的银行卡内。

31.敲诈勒索

先获取事主身份、职业、手机号等资料,拨打电话自称黑社会,受人雇佣要加以伤害,但事主可以破财消灾,然后提供账号要求事主汇款。

32.提供考题

针对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拨打电话,称能提供考题或答案,不少考生急于求成,事先将好处费的首付款转入指定帐户,随后发现被骗。

33.高薪招聘

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随后以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34.复制机卡

群发信息,称可复制手机卡,监听手机通话信息等等,不少群众因个人需求主动联系,继而被对方以购买复制卡、预付款等名义骗走钱财。

35.钓鱼网站

以某银行网上服务升级为由,要求事主登陆假冒的银行网站(俗称钓鱼网站),进而获取事主的账户、网银密码及手机交易码等信息。

36.分期付款

通过非法渠道,收购购物网站的买家信息,再冒充购物网站的工作人员,声称“由于银行系统错误原因,买家一次性付款变成了分期付款,每个月都得支付相同费用”,之后再冒充银行人员,诱骗受害人把钱汇至指定户口。

37.虚假订票

利用旅游网站、搜索引擎等投放广告,制作虚假的网上订票公司网页,发布订购机票、火车票等信息,以较低票价引诱受害人上当。随后,再以“身份信息不全”“账号被冻”“订票不成功”等理由要求事主再次汇款到指定账户。

38.机票改签

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签服务”为由,诱骗购票者多次进行汇款操作,实施连环诈骗。

39.金融交易

以某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获取事主信任后,又诱骗对方在自身的搭建虚假交易平台上购买期货、现货,从而骗取投资金。

40.兑换积分

拨打电话谎称手机积分可以兑换智能手机,如果同意兑换,骗子就以补足差价等理由要求先汇款到指定账户;或者发短信提醒事主,信用卡积分可以兑换现金等,如果事主按照提供的网址输入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后,银行账户的资金随即被转走。

41.非法集资

以境外公司名义,虚假宣传所谓投资境外理财、黄金、期货等项目,许诺高收益,有的在境外,如港澳台、东南亚国家的高档酒店召开“投资”推介会,伪装成真人真事真项目,往往能够将人骗得血本无归。

42.虚拟货币

以现货交易、资金互助、黄金、贵金属、期货、外汇交易、境外基金、原始股投资、电子币买卖等噱头,引诱投资人投资,尤其是鼓励拉拢他人以赚取提成,许诺超高收益率,尤其是许诺“静态”、“动态”收益,包括提成、分红、利息等等,皆是诈骗。

43.线上裸聊

以伪造的美女头照,群发短讯,诱玩视频聊天,一旦事主被诱骗裸聊,就会把裸露视频和聊天内容截下,然后勒索付钱,不然就公开视频。

在网上交友时要保持清醒,提高自己抵抗诱惑的能力,裸聊诈骗更是层出不穷,一旦遭遇敲诈,受害人都应该立即切断和骗子的联系,立即报警。
在网上交友时要保持清醒,提高自己抵抗诱惑的能力,裸聊诈骗更是层出不穷,一旦遭遇敲诈,受害人都应该立即切断和骗子的联系,立即报警。

 

筑牢防范意识
反诈骗试题,你来试一试!

这里有一份《反诈骗试题》,可以测试你的反诈骗常识,每题10分,总分100分,最后有分数对照表,给你自助查看自己的反诈骗能力等级。

① 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数最多的群体是?
A. 年轻人
B. 中年人
C. 老年人

② 老王正在看电视,12岁的儿子小明忽然说要拿他手机上网买一本参考资料,过了几分钟,小明说已经选好了资料,要他手机付款;老王赶紧收起手机,并责令小明取消网购。老王的做法对吗?
A. 对
B. 错

③ 我们常说的“杀猪盘”指的是:
A. 屠夫用的餐盘
B. 杀猪之前先盘(称重量)一下猪
C. 婚恋投资类诈骗

④ 在吉隆坡读书的小萌(23岁),马上大四毕业,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同学告诉他,只要去办理银行卡、电话卡,然后申办营业执照和账户,每办一套卖给别人转账就可以得到3,000奖励金,如果协助处理后续解冻等事宜,酬劳翻倍。小萌觉得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请问小萌的做法可能会引发什么后果?
A. 成为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B. 成为就业先锋,在毕业典礼上发言
C. 成为阶下囚,在铁窗中度过人生最美的时期

⑤ 住在新山的马大姐接到了自称是警官的电话,在接下来的通话中,“警官”不断让她按照要求做一些事,请问下面哪些事充满了风险?(多选)
A. 让马大姐马上订一间有电脑能上网的民宿,把自己反锁好
B. 让马大姐购买一部三星A8手机
C. 让马大姐下载APP
D. 让马大姐下载聊天软件,并在事后使用一键清理功能清除双方聊天记录

⑥ 住在怡保的刘小姐半个月前在网上认识了一个香港工程师Jeff并坠入爱河,Jeff说他掌握了一个赌博网站的漏洞,要求一起投注致富。一个星期左右,她输了20多万,Jeff也消失不见。刘小姐觉得对方有问题,但也觉得自己的行为是非法赌博,便不敢去报案。请问这种想法是否正确?
A. 正确,报警的话自己也会被抓
B. 错误,应该立即报警

⑦ 刘小姐被骗20多万之后,非常沮丧;某晚,有个叫Albert的人联系了她,两人在网上聊了几次,很投机,Albert主动说了自己曾被骗财,后来投资某个正式注册的机构,才把钱赢回来。刘小姐也透露了被骗财的经过,惊觉两人都被同一骗子所骗,Albert邀请刘小姐一起投资,把被骗的钱赢回来,还游说她去借钱投资。
Albert是真的想帮助刘小姐吗?
A. 是。这就是爱情
B. 不是
C. 刘小姐需要时间再确认一下

⑧ 知道什么是“卖猪仔”吗?(多选)
A. 当然知道,这是卖小猪,或称乳猪
B. 知道,这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发生在中国清朝的“契约华工”事件
C. 知道,这是卖给农场的猪仔
D. 知道,这是近期被诈骗集团以高薪诱骗去东南亚各国,进行诈骗工作的事件

⑨ 住在雪兰莪士毛月的李小姐,傍晚准备赶去接孩子放学时,时间很紧,突然到电话,对方自称警官,指她的信用卡被盗刷3,000令吉,接下来她的银行户口也可能会被骇盗。这时候,她应该怎么办?
A. 听从对方的指示
B. 盖掉电话,封锁此陌生号码
C. 继续对话,玩弄对方,给一堆假资料
D. 知道是诈骗,但还是要约对方面谈,以探个究意

⑩ 住在槟城的林女士收到短信:“老同学,我家大女儿要出嫁了,电话就不通知了,请收电子请柬(链接),届时恭候光临。”怎办?
A. 老同学嫁女,当然要去
B. 不理它,也不回电去证实
C. 先拨电对方,确认一下
D. 转发给朋友,以确认真假

【答案这里找】

① 答案:A
全球各地的2021年数据显示,在受害者中,18至35岁占比65.5%,年轻人才是主要受害群体。

 

很多人误以为老年人容易受骗,但原来年轻人最容易上当的群体。
很多人误以为老年人容易受骗,但原来年轻人最容易上当的群体。

 
② 答案:B
现在的小孩有自己的手机可上网,骗子会利用这种机会,先用免费赠送游戏吸引他们,然后忽悠他们去借父母的手机扫描付款。家长千万不要把支付密码随意告知子女,也不要随意支付,而是应该去了解孩子接触了什么游戏或网上活动,才确定如何处理,才起到教育作用,而不是当场拒绝。

③ 答案:C
杀猪盘是婚恋投资类诈骗的统称。骗子先伪装身份与受害人谈情说爱,随后再拉着受害人去做各类投资。骗子把那些感情寂寞的人叫做猪,把建立恋爱关系的过程叫做养猪,把最后的诈骗环节叫做“杀猪”。

④ 答案:C
为他人提供支付结算或转账工具(出租户头)的行为,触犯了法律,比找不到工作更可怕的,是找到一份走向监狱的工作。

⑤ 答案:ABCD
冒充公检法虽然是老骗术,但是招数却经常翻新,以上四类都是犯罪团伙经常使用的手法。

⑥ 答案:B
这属于典型的杀猪盘,应立即去报案。但如果不是杀猪盘,确实涉嫌网络赌博,也将接受相应的处罚。所以,在此提醒所有人:远离任何赌博,特别是网络赌博,不是被骗就是被抓。

⑦ 答案:B
这是连环杀猪盘,受害者被骗一次之后,诈骗集团已掌握了她的资料和思路,所以再来个连环杀。受害者最彷徨时,会很无助,在各种嘘寒问暖的言语安慰之下,往往会再次掉入陷阱。记得,杀猪盘之后,还有连环杀猪盘。

⑧ 答案:B和D
B是历史事件,D是近期经常发生的高薪诱骗劳工事件,B和D的受害者被谑称为“猪仔”。

⑨ 答案:B
有网友说选C(玩弄对方),但劝告大家别浪费时间,因为根本查不出对方的地点和资料;同样的,你不是执法人员,别选D(约对方见面)。
另外,也要注意,要忙乱时,头脑有时不够冷静,就问对方“怎么办?”这会使你陷入诈骗危机。

⑩ 答案:B
什么都别理,删除讯息,封锁号码。在国外,曾发生类似诈骗,收讯者按了链接,结果之后收到银行短讯,指户口上的存款被刷走。诈骗集团发出此类钓鱼讯息时,可能是一次几万条,随机勾诱上当者。

特别提醒:不管你的防诈是达人或普通级数,都要留意技术型的诈骗,也就是下载各种手机或电脑程式时,错误或疏忽的下载了病毒,而盗骇或截阻你的线上金钱交易讯息。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 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iLifepost Logo 下载 iLifepost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