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古人为何插草卖物?

在古代“草”是卑贱的象征。插草为识的,都是一些落魄的主儿,被迫把最珍贵的东西拿出来卖。
在古代“草”是卑贱的象征。插草为识的,都是一些落魄的主儿,被迫把最珍贵的东西拿出来卖。

我们在电视剧里可以看到一个剧情,那就是走投无路的姑娘,或为了生计或为了葬父,跪在街头卖身为奴。可是,除了挂一块牌子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在头上插一根草。其实这叫草标,也称之为草芥。

草本是自然生长之物,但当其插在所售或待售物品上时,便有了标识意义。“草”表示贱的意思,就是这个东西对我来说不“值钱”了,插上草标就要卖掉了。

在中国古代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小到日常生活用品,大到贫困人家因饥寒卖儿女,均使用草芥(草标)。比如在《初刻拍案惊奇》中写道:(兰孙)真正无计可施,事到头来不自由,只得手中拿个草标,将一张纸,写着:“卖身葬父”四字,到灵柩前拜了四拜。

不光如此,穷苦人家卖儿卖女,也是如此。不光卖身、卖儿、卖女,卖别的物品也是如此。最著名的例子当属杨志卖刀,那是在杨志因为丢了生辰纲,倾家荡产赔给了高太尉,却没有能够官复原职。在穷困潦倒之际,他想到了将祖传宝刀拿出来卖,《水浒传》中写道:

杨志寻思道:“却是怎地好?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着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好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

传成于晋代习俗

另外还有范进卖鸡、秦琼卖马也有类似的情节。为什么买卖东西就要插上草标呢?相传这个习俗形成于晋代,当时的农村已经出现了集市,赶集的地点大多选择在驿站附近。原因很简单,这里四通八达,道路宽敞,很有利于货物的中转。

当时的驿站,使用的交通工具自然是马或者马车。因此,当四面八方的卖家和买家涌进驿站附近时,顺手就拿一根草放在货物旁边,表示该货物出售。因为当时的普通百姓文化程度低,文盲率很高,能写字的人没有几个,写出来别人也不认得。更何况当时十里不同音,方言极其难懂,所以这种草标获得了极大的认同感。

将商品用草标记

可以看到,无论是范进、秦琼还是杨志,都是穷苦百姓或者走投无路的人,所以他们将自己的商品用草标记。从来也没有听说过谁是卖豪车、卖豪宅是用草来标记的,这里就是货主向买家表示:我的货物很贱,贱得如同草一样,快来将它领回家吧!

久而久之,比他们更穷的百姓,遇到棘手的事情,也只好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插上草标。要么是如花似玉的姑娘被自我出卖,要么是已经达不到温饱的人卖儿卖女。他们都插上草标,表示自己或者孩子的命已经不值钱了,只要用很低廉的价格便可以领走。

关羽投降曹操

这种情节,到后来竟然引申为“插标卖首”的故事,最先是在小说《三国演义》之中,这是在原著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中,关羽暂时投降曹操,并随他来到河北,当看到威风凛凛的颜良时,关羽豪情万丈地对曹操说:“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这里的意思,就是指关羽自信颜良并不是自己的对手,和他对阵,就如同将草标放在自己的头上,没有什么悬念,就是在贩卖自己的性命而已。

关羽处于东汉末年,当时卖人没有用草标,甚至连卖东西都没有如此。《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以他本人所在的年代,按照他当时的风俗习惯,虚构了这一段情节,所以在正史之中并无记载。

所以,在古代出卖自己,并没有写一大堆广告词,仅仅是一根稻草,就轻率决定穷苦百姓的一生。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