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认为捐赠做慈善是有钱人的事情,其实慈善是不分富有和清贫,只要你有爱心,尽力而为,哪怕是一分钱,也能让世人感受到你的慈悲与温暖。
常说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芒,小额捐赠就是人性的投影。两年前,正处于事业迷茫阶段的Bill,因为朋友的一颗善心,两人用了小小绵力给予那些无依无靠的“街友”们一份暖意以后,从此让具有“药王”之称的Bill,其人生瞬间起着莫大的变化!
“我必须感谢这位好友,他让我知道只要心怀仁爱之心,人人皆可做慈善。”
正所谓: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你的一份爱心,一份关怀,足以使沉浸在痛苦中的人们感到人间的甘甜。
然而,Bill给予这些“街友”的关怀,则是一份暖呼呼的饭盒,“这些饭盒都是我和好友亲手一盒盒派到他们的手上,看着他们捧着饭盒开心地把它吃进肚里的那一刻,当下的心情难以言喻。”
他还说,派饭之后,原本迷茫沉重的心情,立即被释放出来!
他直言当年因为事业陷入迷茫,做慈善是当作放松心情,怎料一派就派上瘾了。每个月至少会去两次,有时还买300份饭盒可以派发两、三条街巷的贫困街友。
他仍历历在目第一次派饭的时候,亲眼目睹有个妇人抱着孙子来讨饭,突感心生怜悯,于是他没有限制一人只能拿一个饭盒,“我都会让一些有需要的人可以来领取5、6份饭盒回去吃。”
“不过,说来也有一件事情觉得很奇妙,当善事做得多,我的‘药王’事业就会越做越顺。真的,我当下才发现做人有舍就会有得。”

慈善旅程开眼界
目前,每到特定时间,Bill就会与员工一起去派饭,“这些都是靠自己去做,生意能赚取多少的利润便用来做善事,而不是靠外人的捐款或筹款。”
而他喜欢以派饭方式来行善,是因为感受极深,“我不但自己亲手派饭,还亲自去买饭,那过程都感觉非常良好!最主要是我也能帮助到那些马来小贩可以提前收工回家,我把他们摊档所有的饭菜买下打包,他们就可以提早休息了,长期这样打包,那些小贩一看到我都会很开心。”
听着他回述行善过程,眼里全是满满的喜悦,“那种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也觉得很有意义!”
除了派饭,Bill还有探访老人院,捐献药材予老人们,“我觉得老人更加需要保健,那些药材都是补气滋阴。”
记者好奇一个团队做慈善,不是比一个人的力量来得更好吗?Bill也无可否认地说,早前刚开始行善,他曾与另一个组织合作,当时他本身以公司名誉捐了5千令吉,再结合其他组织的善款,加起来大概买了价值100千的物资并分配捐给12间学校。后来,他突然发现其实这些物资,学校真的有这些需要吗?
“真正需要的是,反而是那些露宿街头、没有饭吃的街友以及贫困者,或许他们可能很懒惰,但至少我送上的饭盒却能让他们得到温饱。再说,我不想拿别人的钱来充自己面子,好人做小小就好,依据自己的能力去做,才能做得有意义。”
尤其疫情爆发时期,他曾与马来西亚国际青年商会(JCI)一同援助弱势群体,他赞叹JCI的善事筹备工作都做得非常好,从中让他学习不少。
提及学习,更让Bill受益良多且非常敬重的人就是国际堪舆师兼“炜轩慈爱”创办人炜轩大师,他说,他行善主要也要感恩炜轩大师,他第一次接触最好磁场吸收的旅程就是跟随大师的“炜轩慈爱”越南慈善旅程。
“当时,我亲眼目睹大师救赎不少当地贫困的孩子,而且跟随大师身旁的学徒都是正能量满满的,这些好磁场让我学会无私的‘给’,只有学会了施舍才会迎来“好运”、“好磁场”,最重要的是,做好事,自然会让自己活得更开心,更顺畅。”

赠箭猪枣粉救人
自从经历那次旅程开始,Bill仿如慧眼大开,开始学会了“给”后,便尝试到各个地方行善并真正感受到好回报,“只因种下的种子是好的,我们便会得到好的果。这是宇宙奇妙的定律,只有做好事才会得到好报。”
于是,只要有需要他帮忙的地方,例如不久前雪隆各区发生大水灾,他亦有到现场赈灾,个人出资捐赠了冰箱、洗衣机、日常物资等。
“如果真的需要帮忙,我会先审核过。早前就有一位老年病患者,他躺在医院病床上奄奄一息,臀部的皮肤还溃烂成一个大血洞,医院已宣称他没得救了,其家属心急如焚来找我,我见其惨况才出手相救。”
Bill当下捐赠箭猪枣粉给这位老人外敷及口服,前后资助了37千令吉,直至老人的血洞慢慢愈合,并能够下床走动后,他才停止资助。
“若是癌症病患者,我会谨慎筛选过才做出决定,而且第三和第四期的癌症病患者都不会在选单内,因为箭猪枣对早期发现的癌症方有疗效,同时病患者也需要注意饮食作息。”
由此可见,行善不只是盲目地给,还要顾虑周全,Bill只想把自己的力量100%挥发出去,他不需要借用别人的力,“因为当你借力以后,就要做得很大,届时自己会做得很辛苦。”
“我一个人出钱就好,员工出力协助,如此互相配合才能将善事做得更好。”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 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