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字
字

腰酸背痛都找不出原因 那得先挂这一科

可别再以为只有骨质疏松才会引起腰酸背痛,平时姿势不良、久坐不动、骨盆发炎、肾结石、椎间盘突出等,都是引发腰酸背痛的原因之一。

晓铃是一名朝九晚五的公务人员,平常上班总是待在电脑桌前办公,某日发现腰部莫名的酸痛,她听闻腰酸背痛可能是因为骨质疏松引起的,便补充钙质,但3个月之后,腰酸的情况仍然存在。求助家医科医师后,才得知原来是因为长期久坐不动,导致脊椎附近的核心肌群无力,无法提供有效的支持力,依照医师建议加强训练腰部的核心肌群,目前腰酸情况已经大幅改善。

00

根据统计指出,80%的人一生中至少会有一次严重的腰酸背痛经验,到底自己的腰酸背痛原因为何,国泰综合医院家医科主治医师叶姿辰表示,造成腰酸背痛原因非常多元,其中70~80%的腰痛与脊椎脱离不了关系,诸如运动拉伤、脊椎附近肌肉支持力不够、椎间盘突出、僵直性脊椎炎、骨质疏松、骨盆发炎、肾结石,甚至癌症转移等,都可能造成程度不等的腰酸背痛。

厘清病因,看对科别

以下是腰酸背痛的常见原因,根据痛楚位置与程度,以厘清下背痛的原因,看对科别:

·腰椎退化性关节炎

较常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族群,症状通常是清晨起床时腰背部酸痛僵硬,起床活动后症状可以缓解,原因在于椎间盘的老化,同时刺激脊椎负荷而产生骨刺;脊椎关节周围的韧带也可能因长期关节炎纤维化,而压迫到周围神经,造成坐骨神经痛,疼痛位置多从腰背开始,甚至可能延伸到下肢,引起下肢麻木、酸痛感。

就医科别→骨科、神经外科、复健科

·缺乏运动,脊椎支持力不够

特别容易发生在缺乏运动的族群上,尤其是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因长时间的坐姿,上半身从肩膀、胸椎到腰椎,都是呈现前倾弯曲的动作,造成腰椎较大的压力;若再加上缺乏运动,腰背核心肌肉群虚弱无力,无法撑起下背部,因而时常有背部紧绷、腰酸的困扰。

就医科别→骨科、复健科

·运动伤害引起肌肉发炎

01

肌肉拉伤是造成年轻人下背痛的主因之一,好发于运动者以及需负重职业的人居多。由于运动不当、工作需要搬运重物等,造成脊椎周围的韧带与肌肉负荷过大,引起急性的扭挫伤;或是长时间、重复性的工作,导致肌肉、韧带慢性疲劳损伤,诱发脊椎周围肌肉痉挛。

就医科别→骨科、复健科

·椎间盘突出

“啊!好像闪到腰了!”要小心,闪到腰很有可能就是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元凶。在下背痛的患者中,椎间盘突出占很大的比例,造成的原因多半是长时间的姿势不良、弯腰久坐或搬重物所引起,导致椎间盘无法承受过大压力,而向外挤压突出,严重可能压迫到神经,造成坐骨神经痛或是下肢酸痛麻痹。

就医科别→骨科、神经外科、复健科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造成的压迫性骨折,是停经后女性发生下背痛的主要原因,因为停经后女性荷尔蒙会减少,进而影响骨质快速流失。而骨质疏松引起的压迫性骨折,通常发生在腰荐椎或是股骨两侧,形成对称性的剧痛。若是没有适当治疗,常会形成慢性背部疼痛、驼背,甚至丧失行动能力,严重的话,还可能因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而死亡。

就医科别→骨科、妇产科

·输尿管结石或肾结石

比较容易发生在男性身上,当输尿管结石或肾结石时,腹股沟疼痛会慢慢转移到背部,这种痛不像是一般的下背酸痛,而是会一阵阵类似痉挛的痛,同时也会合并产生频尿、血尿的情况,建议进一步到泌尿科做检查。

就医科别→泌尿科

·女性骨盆腔发炎

女性骨盆腔发炎是指内生殖器官(子宫卵巢)及周围的结缔组织、骨盆腔腹膜发生发炎时的统称。常见于有频繁性生活的女性,初期的疼痛位置在下腹部,会隐隐作痛,有点类似月经来的压迫痛,同时会合并有分泌物的产生,严重的话,疼痛会蔓延到背后,引起下背痛,建议到妇产科治疗。

就医科别→妇产科

·僵直性脊椎炎

02

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下的男性,常见症状是早上起床会觉得僵硬,活动一下会获得舒缓。目前推测病因与免疫系统及感染有关,导致自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让脊椎周围软组织钙化、骨质增生,引起下背疼痛,目前治疗方式是使用生物制剂抑制发炎。

就医科别→风湿免疫科

医师评估后,对症治疗

一旦发生下背痛的时候,建议先到医院检查请医师评估,才可对症下药,以免错过黄金治疗期。如果是因为外力、姿势或运动所造成的下背痛,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如下:

药物治疗:包含消炎药、止痛药、肌肉松弛剂等,对于镇痛、松弛肌肉的功效良好。

物理治疗:比如按摩、热敷、超音波、电疗、腰部牵引等,让受到压迫的脊椎回归到正常的位置,主要由复健科执行。

注射治疗:当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都没有办法缓解症状时,就建议使用注射治疗。举例来说,若是坐骨神经痛,医师会在X光的帮助下,以一根长长的针,由患处注入适量的麻醉药及消炎类固醇,发挥麻痹神经和抑制发炎的作用,7成以上的患者可延续数月有效。

外科手术:当保守治疗无效时(超过3个月),又诊断出病因,医师则会建议考虑外科手术,将受损的椎间盘、脊椎等组织,依病因的不同开刀治疗。

 

下背痛的预防

叶姿辰说明,下背痛其实要预防胜于治疗的,比如平常要有良好的姿势、减少背负重物、不让腰椎周围背负过多压力和养成运动习惯等,都可以避免下背痛的产生,若想要预防下背痛问题,请跟着做。

避免久坐:因为坐姿会使得脊椎承受比站立更大的压力,建议坐1小时就应起身活动筋骨;若需久坐时,也建议以背垫支撑下背部,且坐姿要端正,不要弯腰驼背。

避免搬重物:搬重物会造成脊椎过大压力,若因工作需要,建议举物时应保持背部的挺直,物品尽量靠近身体,两腿用力站直,分散重物的重量,因为弯腰提重物是腰部最吃力的动作,应尽量避免。

避免急速旋转:当腰部肌肉支持性不够时,若急速转腰、弯腰、身体过度后仰等动作,都会造成腰部的伤害。

训练腰部肌肉:当脊椎附近的核心肌肉群虚弱无力时,则无法提供脊椎有效的支持力。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及预防下背痛的症状,建议平时应多做腰部运动,强健腰部核心肌肉,可拥有最天然的“护腰”。

避免长时间低头:长时间低头会造成颈椎的压力,久而久之容易引起下背痛。

补充维生素D及钙质:若是因为骨松引起压迫性骨折,除了适当运动外,建议可补充维生素D、钙质,如:小鱼干、虾米、豆制品等,以预防女性荷尔蒙的流失。

TIPS:找不出原因的腰背痛,先挂家医科

像是癌细胞转移、脊椎侧弯,甚至是情绪问题、睡眠障碍等,都有可能引起下背痛的状况。若原因不清,建议先至家医科就诊,找出病症再对症下药。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iLifepost Logo 下载 iLifepost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