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龙窝秘境
藏了六代造龙高手

上漖龙舟制作第五代传承人黄剑挺介绍,以前制作龙舟很分散,材料运输、切割木材等,都需要人手制作,非常耗费人力。
上漖龙舟制作第五代传承人黄剑挺介绍,以前制作龙舟很分散,材料运输、切割木材等,都需要人手制作,非常耗费人力。

612drogon002

“坊村一处一龙船,劈浪飞桡斗欲先。”每年一到端午节,广州各村社间就会出现龙舟竞速、探亲访友的热闹“龙船景”,一河两岸人潮涌动。这些在水上争流竞渡的传统龙舟,千姿百态,各有特色,实际上大多数出自广州番禺的上漖龙船厂。

上漖村是广东最古老的龙舟制造基地,手工造船历史已有140多年,历经六代龙舟匠人的薪火相传,以精湛技艺闻名遐迩。所生产的龙舟占据珠三角大部分市场。每年开年后至端午节,是厂里最忙碌的时段。新龙舟订单不断,老龙船送来保养、维修、翻新,让龙舟基地持续保持着新鲜活力。2019年,番禺洛浦街首届龙舟庙会开锣,其中,龙舟饭活动主场就设在龙舟制作基地几家龙船厂的门口,餐台摆满了龙舟东街。

但凡喜迎新装龙船需举行“龙舟落水”仪式。据制作龙舟的老师傅讲,新龙下水,一般不叫“入水”、“进水”,而叫“骏水”,以示神圣、吉祥、喜庆。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龙舟制作之乡”,探寻传承百年技艺的“造龙”工匠。

木梁和石棉瓦搭建的简陋厂房内,自然光从前后大门和顶棚倾泻而入,风扇吹起的木屑四处飞舞。

造龙船分为八大工序 ,包括扎底骨 、制脚旁 、上大旁 、扎彩盘 、钉花旁 、钉夹旁 、扎龙缆 、上油打磨等 ,再细分则差不多有100道小工序 。
造龙船分为八大工序 ,包括扎底骨 、制脚旁 、上大旁 、扎彩盘 、钉花旁 、钉夹旁 、扎龙缆 、上油打磨等 ,再细分则差不多有100道小工序 。

 

掌口一旦做坏整个木板就只能作废,学徒一般要学10年才可以学这个技术。
掌口一旦做坏整个木板就只能作废,学徒一般要学10年才可以学这个技术。

 

40米 的龙船,不是找一条40米的木板来造,关键就在于利用掌口技术,将木板无缝接驳。
40米 的龙船,不是找一条40米的木板来造,关键就在于利用掌口技术,将木板无缝接驳。

 

太公独创掌口技术

伴随着阵阵机器噪声,龙船师傅们戴着口罩埋头苦干,黄剑挺站在23米长的龙船旁,拿着电刨,仔细地对龙船的表面进行打磨。今年44岁的他,出身于上漖村的造船世家,是这家龙船厂的负责人,也是上漖龙舟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传人之一。

黄剑挺介绍,以前制作龙舟很分散,材料运输、切割木材等,都需要人手制作,非常耗费人力。因此对于一条村来说,制作一条龙舟,是非常吃力的一件事。但广府人依然如此重视龙舟,正因为它代表着一条村的兴旺,承载着人们对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漖村主要制造传统龙船,素以“样式好、密度高、扒得快、够坚牢”而扬名,当前珠三角约90%的传统龙都出自这里。村里的龙船厂基本上是家族式经营,主要有黄、卢、梁、陈四个姓氏,黄氏是上漖村最早造龙船的家族,“黄家第五代传人有四人,包括我和三个堂哥,第六代则是两个堂哥的儿子。”

黄剑挺称,造龙船一般选用坤甸木和杉木,要挑一个黄道吉日为新龙船的木料开线落墨。造龙船可以分为八大工序,包括扎底骨、制脚旁、上大旁、扎彩盘、钉花旁、钉夹旁、扎龙缆、上油打磨等,再细分则差不多有100道小工序。现在即便在现代设备的帮助下,仍然需要20天的工时,才能做好一条龙船。

“我太公那一代大胆革新技术,增加了龙缆和掌口技术,让龙船可以做得更窄更长,也令上漖龙船拥有‘独门秘笈’。”黄剑挺表示,上漖龙船有四大技术,包括侧立偏差控制、钉眼处理、船体设计和掌口技术,其中,难度最高的掌口技术是上漖村最引以为傲的。

尽管现在已经有很多先进的抗压材料和拼接技术,但龙舟传统技艺制作方法仍需要守护。
尽管现在已经有很多先进的抗压材料和拼接技术,但龙舟传统技艺制作方法仍需要守护。

 

端午节,赛龙舟,这项源于两千多年前的传统竞技项目,今天依然是人们的喜爱,其实每一艘龙船背后都少不了“造龙人”的心血付出。
端午节,赛龙舟,这项源于两千多年前的传统竞技项目,今天依然是人们的喜爱,其实每一艘龙船背后都少不了“造龙人”的心血付出。

 

接缝处不容一根头发

“40米的龙船,不是找一条40米的木板来造,关键就在于利用掌口技术,将木板无缝接驳。”黄剑挺介绍,掌口指的是木板与木板之间的接驳口,要求在不用钉子和胶水的情况下,靠人工凿出咬口,再用锤子敲打将两块木板无缝紧密拼合,接缝处甚至容不下一根头发。

“掌口一旦做坏整个木板就只能作废,因此学徒一般要学10年才可以学这个技术。”黄剑挺说,他自己单是学“掌口”就花了3年。

而龙船制作完毕后,定制龙船的村族要择良辰吉日举行试水仪式,供上金猪、米酒、果品,放鞭炮、打出自己村族的锦旗罗伞,待新龙点睛后再出坞。

对于龙船厂的未来,黄剑挺无奈地表示:“制作龙舟这个行业,青黄不接的现象很严重,一是环境简陋,二是很辛苦,但如果制作龙舟这种手艺消失了,是很可惜的事情。”

所幸,现在广州地区大力推广龙舟文化,让更多的孩子们了解龙舟,爱上划龙舟。曾一度出现断层的龙舟文化,也因为运动乐趣和祖辈文化的加持而逐渐重新热络起来。

黄润佳、黄力柱是黄剑挺的两个侄子,两个“80后”中生代,3年前先后回到龙舟厂来边学边做,成为“造龙者”的第六代传人。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 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