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扎针在经络穴位
疏通身体血气

针灸与经络:第五篇

简介:蔡广耀中医师 ·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 ·绿林中医诊所主任医师 ·国际针灸及针刀专家 ·擅长于筋骨科、疼痛科、无痛针灸
简介:蔡广耀中医师
·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
·绿林中医诊所主任医师
·国际针灸及针刀专家
·擅长于筋骨科、疼痛科、无痛针灸

古人扎针智慧

任督二脉图。
任督二脉图。

前几天有一对夫妇从槟城开车下来吉隆坡,顺道过来绿林中医诊所,想体验无痛针灸的神奇疗效。由于当天早上南北大道出现修路及车祸状况,造成路上堵车,比预期的时间延迟两个小时,幸好当天有其他病人取消预约,才有空档时间帮这位远道而来的病人施于针灸治疗。

“蔡医师,我今天是人生第一次针灸,我对针灸不是很了解,到底无痛针灸是如何操作的呢?还有……针灸与经络是什么关系呢?请问可以讲解一下吗?”

这位病人在诊断后好奇的问到,因为听说针灸只要扎针在经络上的穴位就会起疗效,心中想解开这个谜底,同时也想体验正规的针灸疗效。

“经络就是气血必经的道路,就像从槟城开车过来的南北大道。”

如果身上出现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或疾病缠身,就像路上遇到车祸似的,宽大通道瞬间变成狭窄通道,所有车辆必须缓慢行驶,交通受阻,引起大堵车。所谓的“车辆” 就是气血,“道路” 就是经络。

改善气血循环

针灸,就是帮助疏通身体上的瘀阻或改善身体状况,让身体恢复正常状态,达到阴阳平衡。所谓:血犹水也,盛则流畅,虚则鲜有不滞者。如瘀血内踞,血难循经而妄行脉外或流于肌肤,或溢出九窍,可致出血不止;血凝气滞,气化失司,则生血无源,使贫血加重;瘀阻脉道,气血循环受阻,脏腑经络为之失养,则最终致全身衰竭。经络反映出来的各种自主性功能特征 “行气血、营阴阳、调虚实、处百病”,是耗散结构中固有的生命信息系统的调控作用产生的,它涉及信息的自洽本质等哲学命题。

针灸铜人,也称为“经络通人”,是形象直观的针灸穴位模型。
针灸铜人,也称为“经络通人”,是形象直观的针灸穴位模型。

经络扎针

针灸之所以能治疗疾病,是因为针灸能够调和经脉,平衡身体功能,而且经络本身储存非常丰富的信息,包括了经脉中流动着经气,能决定人的生死、病的轻重、疾病是否能根治 、得病的原因等等……
针灸之所以能治疗疾病,是因为针灸能够调和经脉,平衡身体功能,而且经络本身储存非常丰富的信息,包括了经脉中流动着经气,能决定人的生死、病的轻重、疾病是否能根治、得病的原因等等……

 

古人临床诊疗

多民族古代医学中,都有类似中医经络的脉管系统,在古埃及医学中称为“METU”,古希腊医学中称为“CHANNEL”,古印度医学中称为“NADIS”。古人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个部位发生疾病时,腕踝关节附近往往可以同时发现脉动异常。比如在牙疼、腮肿痛时,发现手虎口根部的脉动会异常;脊背痛、心烦、心痛、咳喘、咽干舌燥等发生时,在脚踝内侧太溪附近的脉动处,常会出现异常搏动。诸如此类。而用艾灸方法,在这些脉动处治疗后,病症往往可以得到较好的缓解。古人势必也要问:什么道理?
从直观体验看,身体上一个(或多个)部位发生病症时,远处一个体表可及的脉动处同时出现异常,很容易想到的原因就是:二者(或多者)间,有一条血脉贯通。在古人的世界里,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才会用文字描述,或在模型上画刻的方式,将两点间用一条直观的线连接,并名之曰“××脉”。

当这种划线的形式一旦确立,人体不同部位间的特异性关联,就有了一个形象表达的规范。接下来,即使腕踝部并未发现明显的脉动,只要两部位间存在这种诊疗方面的关联,仍可以“××脉”命名之,如足少阳脉、手少阳脉、手太阳脉等。不过,这种脉动(即血脉)对经脉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实在深远,以至于《难经》开篇就讲,“十二经皆有动脉”,即在强调经脉与血脉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先是古人发现血脉是组成人体的重要结构;之后针灸领域发现人体不同部位间存在相对特异的关联,而脉诊是发现这种关联的重要途径;接下来,古人假想出一系列不可见的血脉,将这些有关联的部位连在一起,称之为经脉;作为辅助,将体表可见的浅在静脉称为络脉;最后将经脉与络脉合称 “经络”,作为中医理论中,运行周身气血的通道。

针灸与经络的密切关系:

经络主宰全身的疾病,针灸治疗离不开经络。古人有言:“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说明了针灸之所以能治疗疾病,是因为针灸能够调和经脉,平衡身体功能,而且经络本身储存非常丰富的信息,包括了经脉中流动着经气,能决定人的生死、病的轻重、疾病是否能根治、得病的原因等等…… 因此,学医者一定要掌握经脉,这是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不可不精通。

此外,针灸疗效是否能对病人起作用,就要视针灸师或中医师对经络的掌握及熟练操作。中医把脉离不开脉象,针灸就是对准经脉和络脉做进一步的深层扎针抑或是温灸治疗。

资料参考:

[1] 黄龙祥. 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M].华夏出版社,2001.
[2] 黄龙祥. 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3]     赵京生. 针灸关键概念术语考论[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 朱宾、荣培晶. 系统针灸学:复兴“体表医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
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