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四章写过的名人都已先后作古,但今天第五章的主人翁都还健在,一个已迈入85岁高龄;另一位则已是88岁高龄,双方曾经是炙手可热的政治人物,而且也曾在政坛上大展身手。
我们先说第一位主角,他是于1935年在北根出生的李三春,是马华老大当中,学历最低的一位,于小学毕业后到新山英校受教育。约在1955年参加马华公会,而在1957年在柔佛当福利官,是一个不显眼的小官。

但在1959年时,只有24岁的李三春被马华推派成为国会候选人,结果一炮而红,当选柔佛州居銮北区的国会议员,奠定了他亮丽的未来。由于他未介入1958-1959年马华的派系斗争(陈祯禄和陈修信对垒林苍佑和杨邦孝),当林苍佑派失势后,陈修信从中崛起。因此在1961年,李三春倒向陈修信而被委为“联盟执行秘书”,当时的联盟总秘书是陈东海,是由东姑钦定的。
不久之后,李三春被陈修信(财长)委为政治秘书。但在林苍佑当红时(1958年),李三春只是追随左右的人(到了70年代他纳入林建寿(林苍佑的死对头)加入马华,倒成了李三春向林苍佑逼宫的筹码)。
一当选就做官
1963年,马华青年团组织扩大,出现了马青团的选举,李三春因而当选马青总团长。
虽然马青已在1954年成立,但延至1963年才发展成活跃的组织,成为母会的急先锋和打手。此时是李三春意气风发的年代。他在1964年参加国选再次胜利后封官,被委为劳工与人力部政务次长。

另一方面,也是在1964年,另一位主角登场了,他就是后来也名噪一时的曾永森。
曾永森于1932年出生在霹雳的积莪营,毕业于锺灵中学,后负笈香港中文大学。及后又转赴伦敦林肯学院考获律师文凭,在1961年成为执业律师。
曾永森在出国前曾在《光华日报》担任记者,小有名气。因他不是草根出身的马华党员,当他在1964年被敦拉萨副首相提拔成为国会候选人时,马华上下除惊愕之余也没有太大的反对,毕竟曾永森是在白沙罗区(属于左派的强区)对垒社阵的陈凯希,胜面不大。结果这位横空而降的政治宠儿竟然顺利过关而当选国会议员。
不宁唯是,敦拉萨也通过东姑委任曾永森出任政务次长,真是一当选就做官,使到众多马华党人不服;尤其是李三春,在党拼搏多年后,才获得小部长职位,曾永森又何来资格当官呢?

趁机一展实力
斗争归斗争,合作归合作,手段高明的李三春只得见机行事,他要让曾永森尝到他的厉害。当1969年大选时,曾永森就在原区马失前蹄,败给行动党的何焯欢,也失掉部长职。但当马华署理总会长许启谟于1972年4月突然病逝时,党内有两人对署理总会长一职有所唾涎,他们是李三春和李孝友。这两位的党龄不相上下,而且在马青团内是“称兄道弟”的,一个是团长,另一个是总秘书。不过在1972年时,双李已是副会长。
此时出现一位说客曾永森,他力劝李孝友不要争署理总会长,让位于李三春成为替补者。换句话说,是曾永森从中斡旋,才免除党争爆发。但以当时的情势分析,李三春的人脉还是胜过李孝友的。

至于曾永森为何支持李三春而不支持李孝友上位?外人不得而知。只是在后来也看到曾永森原来要争的是参加乌鲁雪兰莪国会补选,而不希望李三春派挡路。当时署理总会长尚不是他的目标。说真的,在此过程中,李三春也没有承诺给曾永森什么好处。
当曾永森在补选中顺利过关后,他旋即被敦拉萨委为核能及环境部长,因为首相要他搞好马中关系。与此同时,也不忘提拔李三春成为工艺、研究及新村部长,两人在内阁内平起平坐。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