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Gladys Tan
斗鱼的颜色分类
斗鱼色彩缤纷,没办法以“五颜六色”来形容,实在多太多太多了!
单色(Solid color)
鱼的各鳍与体色一致,体色有黑、白、红、黄、橙、铜、铁锈蓝、皇室蓝等等。
双色(Bi-color)
鱼的鳍与身体分别为两种不同颜色,如柬埔寨(Cambodian)、龙鳞(Dragon scale)

花色系(Patterned)
指鱼的体躯与各鳍颜色不同,形成特殊花纹,如蝶翼(Butterfly)、大理石(Marble)、其他混合色(Any Other Color)。
斗鱼颜色变化的多样性,是基于色素在不同层的细胞所产生的。这些颜色细胞在皮肤里层,基本上一条斗鱼有四层的颜色细胞。
1.Iridescent Layer (Top layer)彩虹层
2.Black Layer 黑层
3.Red Layer 红层
4.Yellow Layer (Bottom layer)黄层
每个颜色层都有基因代码或基因序列来决定这条斗鱼的颜色。在一个层的色素中任何一个基因的增加或减少,它也能控制每个颜色的分布。因此,斗鱼的颜色取决于它们包含色素的色素细胞存在于哪个皮肤层的特性(显型),就是我们肉眼看到的。我们看到的基因创造的颜色呈现是由于包含信息的蛋白质在催化反因基因产生的。
斗鱼的基因与遗传
斗鱼的基因可以蛮复杂,笔者所了解的有限,仍然在学习的阶段。以下所提的各点,部分是国外文献找到的资料。在这里就不使用深奥的生物学用语,而以比较简单的方式向读者们解说。
体色遗传
体色的基因分两大类,深色身体(darkbody)及浅色身体(lightbody)。Cc,CC 所表示的是深色身体,cc 则是浅色身体,用浅色身体双亲所生的斗鱼,无论父母身上有多少红蓝色斑块,都可能生出 10%左右的白色斗鱼。一般国外称 cc 的表现型为 Pastel(粉蜡笔基因)或 Cambodia(柬埔寨基因)。前者是因其色彩表现有如粉蜡笔的笔触,后者则是因为它是在柬埔寨出口的鱼中被发现的。极浅蓝的底色,配上蓝色的斑块,是 Pastel 最普遍的表现,近乎全白的表现,则是它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Iridescent Layer (Top Layer)彩虹层(顶层)
这层被称作蓝层。这个基因能产生三种不同的颜色:铁锈蓝(Steel Blue)、皇室蓝(Royal Blue)、绿(Green)或土耳其绿(Turquoise)。
Black Layer 黑层
Melano基因,也是双隐性的,用 mm 表示,作用是增加鱼的黑色素,因此你的结果将是一条黑色的斗鱼。遗憾的是,增加这个基因的表现常导致这类母鱼因黑色素病变而导致不孕。在笔者看来,这也是单色色系中难度最高的其中之一。
Red Layer 红层
这层包含以下特性:
·扩展的红(红覆盖了全部身体和鳍)
·减少的红(身体是深色的,可以是蓝或绿,而鳍完全是红色的)
·Non 红(Total absence of red)
·杂色的鳍(蝶翼效果)
上面这四个基因将决定一条斗鱼的红色数量。
红色基因的变化,常令有意思改良斗鱼颜色的人非常头痛,纯红的斗鱼可能生出红色、橘色、黄色及无色透明的斗鱼。
Yellow Layer 黄层(底层)
这层包含以下表现:
·缺乏红层、黑层和彩虹层
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定的基因被确定控制着这一层的黄色色素。基本上黄色并不算是一种颜色基因,它只是红色斗鱼的浅色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