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贵:“传统(转)型网红” vs “原生网红”

3月18日行动管制令启动前几天,我与几个相熟的传统媒体工作者聚餐。席间,大家聊起了十一、二年前大家都觉得很陌生,如今却已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个名词——网红。

其中一名电台主持人说他无法理解,为什么那些内容空洞,手法低俗的网红所做的直播会有那么多的在线观众,累积浏览量动辄也可以做到数十万乃至于百万计?

“为什么那些本来在传统媒体就非常受落的传统媒体主持人、主播或电台DJ,一旦转型当Youtuber或网红,十之八九取得的成绩却没有想象中的好,成绩都是半红不黑?”

“传统媒体主持人语音标准、口条清晰好就不说了,见识、历练,内容都有,甭说黄明志,怎么连一个林大咏或杨宝贝都不如呢?“我这位朋友气急败坏地说。

我纠正了这位朋友:“不是他们不行,只是他们的粉丝,都不知道他们在哪,在做些什么。等时间到了,他们在传统媒体上的粉丝,始终会发现他们。”

我时常把当下的网红,分为“传统(转)型网红”与“原生网红”两种。

其实,如果稍微留意,你会发现自3月18日行动管制期启动以来,有许多过去鲜少在网络或社交媒体露面的传统媒体主持人,都一一在社交媒体做起直播或内容来了。

比如说至少有二十年财经内容主持经验的黄隽斌,连续好几个晚上在脸书上直播,反应都不错,直播时在线的观众最高还可以去到好几千人,直播后累积的浏览量更是数以万计。能够在短短几个小时达到这样的成绩,确实不俗。

在行动管制初期,前电台主持人小马与秋月所做的直播,在线观众也有好几千人,累积浏览量也近十万之多。

著名时事评论员许国伟曾经实验性做了一个直播,结果在线观众人数多达三千人,累积浏览量也逼近十万大关了!作为第一次做直播,完全没有投钱推广而有此成绩,实属罕见。

其实早在他们之前,已经有很多源自传统媒体背景的主持人投奔网海。像身兼作家、电台与电视主持人身份的李欣怡,也已经证明了她不是省油的灯;能言善道的李欣怡做的直播,每分钟的最高浏览量,据说最高可以去到1万5,000以上,每一个直播的累积浏览量,少说也有好几万。

还有更早以前就已经投身网海的前电台主持人丽叶,访问了无数的网红,浏览量还比所谓的网红还高呢!

以上所述新进加入网络直播与网络内容生产的传统媒体工作者,都是我眼中的“传统(转)型网红”。

我举这些例子,是要告诉大家,经历十多年的演变之后,我们再也不能说“网红没水准了”这句话。我们甚至应该大胆预测,随着传统媒体工作者大举进军网络世界,随着读者与商家对内容开发的渴求越来越高,网红内容专向知识型的时代就要来了。

过去“原生网红”单靠外表、低级趣味、哗众取宠、唯恐天下不乱等手段,就能集万千于一身。如今传统(转)型网红靠他们过去在传统媒体累积的经验与知识,与他们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

传统(转)型网红会与“原生网红“之间的博弈正在形成。

事实上,过去盲目支持“原生网红”的粉丝,如今都已经成家立业;过去没上网的民众,如今都已经挂在网上。他们对内容的要求,已经不再是十年前一般。如今的传统(转)型网红以更专业的态度与内容,正威胁着他们的江湖地位。

换句话讲,若原生网红不思进取,传统媒体的艺人、主持人、主播、电台DJ都已经吹起号角,到网络世界攻城略地了,诚如刘轩所说,“如果你红了十五分钟,你接下来要想的是:你要靠什么继续红下去?”

这是“原生网红“不得不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