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COVID-19)全球肆虐,有的人尽管带上口罩,依旧被感染,究竟原因是什么呢?
专家推测,这是跟「手部没有清洁干净」有很大的关系,「其实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推的,就是勤洗手,手的感染比口罩更容易忽略掉,一般人也要多洗手。」
危险习惯一:手部清洁没有做到「完全确实」
虽然大家都知道洗手很重要,但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样「确实」的洗手,除了洗手七字诀「内外夹弓大立腕」之外,还要重复这个动作至少20~30秒(两次生日快乐歌)才是真的有效的。
内外夹弓大立腕
·手掌内、外搓洗干净
·十指交错洗净夹缝
·弓起手指搓洗手指背
·搓揉大拇指与虎口部位
·立起手指将指甲缝洗净
·最后要连手腕一起清洗。
另外很常被忽略的,则是「擦干」的步骤,「擦干是真的很重要,洗手五步骤『湿搓冲捧擦』中,最后一个步骤就是擦。」林口长庚儿科急诊医师吴昌腾说,其实在洗完手之后,还是会有一部分的病菌在手上,而透过「擦」这个动作,就可以把残留的病菌擦干净,洗手才算真正的完成。
不过虽然大家都知道洗手很重要,但是洗完手之后,还是会去碰其他的地方,可能又会沾染到病毒,但一个人不可能完全不碰其他的东西,或是整天一直洗手;所以医师提醒,至少在学校时,有5个时间一定要再洗手,或是每节下课都去洗一次手也可以。
早上出门前、进学校之后、上完厕所后、中午吃饭前、放学回家后、危险习惯二:戴口罩时,会不自觉一直调整口罩,反而沾染病菌。
其实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就会不断的摸脸。像是摸脸颊、揉鼻子、揉眼睛、摸头发、摸嘴唇、摸下巴等,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在2015年曾发表一篇观察性研究,发现每个人每小时平均会摸自己的脸23次;而其中有44%会触碰到「黏膜」,有36%是嘴巴,31%是鼻子,27%是眼睛。
而这项研究是针对校内的医学生进行观察,照理来说这些人更应该有防疫的观念,但还是有这么多的人会不自觉的一直频繁触碰自己的脸。而在戴上口罩之后,因为口罩戴久了会不舒服,所以更容易增加不自觉触摸脸部的机会。
美国团队也在观察中发现,人在戴上口罩之后,3小时内平均会揉眼睛7.4次,摸鼻子16次,而更会隔着口罩调整位置24次,平均不到10分钟就会因为不舒服而调整口罩位置;约翰?霍普金森大学(Johns Hopkins Center)的Amesh Adalja博士说,「这样用手去压口罩,会让污染物直接接触到鼻子、嘴。」
而触摸口罩之后,口罩外面如果真的沾染了很多病菌,手再去摸其他地方,其实就会把病菌再传出去,如果还不自觉的摸到眼睛、鼻子、嘴巴,那就会感染自己了。
所以在戴上口罩的时候,一定要非常明确的提醒自己,「千万不要摸口罩、也不要摸脸上任何一个地方。」不然戴了口罩,反而是在脸上放了一个病菌聚集地,透过口罩不断沾染、传播新的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