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字
字

广东人的嫁娶婚俗 原来港星婚礼都跟足了!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婚嫁习俗,广东在中国作为一个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省份,也有着属于广东的独特文化习俗。那么你知道广东的嫁娶习俗都有哪些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广东的结婚习俗,去了解下一它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1

儒家经典《礼记·昏仪》说:“夫权,始于冠,本于昏(婚),重于丧祭,专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昏(婚)礼者,礼之本也。”可见儒家十分推重婚姻礼俗。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儒家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五彩缤纷、礼制颇多的婚俗文化。广东传统婚俗大抵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一个地方的具体表现,中国传统婚嫁基本遵循西周时期的“婚姻六礼”,这是婚姻成立的必要条件和必经程序,合礼合法的婚姻,必须通过“六礼”程序来完成。

纳采:男家请媒人向女方提亲。
问名:女方答应议婚后男方请媒人问女子名字、生辰等,并卜于祖庙以定凶吉。
纳吉:卜得吉兆后即与女方订婚。
纳征:又称纳币,男方送聘礼到女方家。
请期:男方携礼至女方家商定婚期。
亲迎:婚期之日男方迎娶女子至家。

时至今日,由于这种传统婚嫁礼仪繁琐需时,广东地区已甚少采用全套“三书六礼”仪式,多化繁为简。

2

一、婚礼前的礼仪

1)过大礼

订亲最隆重之仪式,约在婚礼前十五天到二十天前进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亲的聘礼。广东的风俗是要送鸡(意味着有生气)、椰子(有爷有子,天伦之福)、礼饼(送给女方的亲戚),而且还要送礼金,意味着男方家有钱,会让女子嫁过去享福。

3

2)安床

在结婚前一晚上,女方会找一个有福气的男人(家庭美满,父母健在,有儿子)来安新房的新床,并且把花生、红枣、核桃等意味着早生贵子等好意头的食品放在床头。

4

3)搬嫁妆

新娘会在出嫁前,把娘家准备的嫁妆装在一只红皮箱里,等到第二天带到婆家去。

5

4)上头

男方上头:上头前应先用绿柚叶沐浴,之后要穿上全新的内衣裤和睡衣,取其新的开始之意,案前应准备汤圆三碗(每碗九粒)、镜、红头绳、尖梳、子孙尺、龙凤剪刀,到吉时由好命人上头(梳头),并诚心向天参拜,上头完毕后便可与家人及兄弟们同吃汤圆,分享结婚的喜悦。

男方吉祥上头套装:尖梳、镜、龙凤烛、子孙尺、红头绳、龙凤剪刀等。

女方上头:上头前应先行用绿柚叶沐浴,之后要穿上全新的内衣裤和睡衣,然后要择一个可以看见月亮的窗口,燃起龙凤烛后要连同三碗汤圆、生果、烧肉、鸡,诚心向天参拜。

女方吉祥上头套装:梳、篦、针、线、龙凤烛、龙凤剪刀、镜、 红头绳、子孙尺等。

6

5)吃汤圆

意味着可以圆满成婚,圆满幸福。

7

注意彩礼送两次,分为“礼头”“礼尾”。第一次为“礼头”。“礼头”的礼金不能整数,不管你送的“礼头”是一万元,十万元,都要拿一元钱出来。送9999元就行了,千万不能有角有分;送“礼尾”则是通知女方父母,男方何时来迎娶他们的女儿,请女方父母做好女儿出嫁的准备。“礼尾”的礼金不论多少都可以,但“礼尾”的礼金不能多过“礼头”的礼金。

广东人向来轻财礼,多不要聘金,家境贫寒者所索聘金必多置嫁妆所需,谓取之男家,还之男家;稍有资财人家,莫不以丰厚嫁妆赔嫁;至于现代妆奁则偏重实际,多以金银首饰、衣服被帐、日常用物为主,随着生话水平提高,又受港澳海外风气影响,陪嫁妆奁又注重价值和派头,如金项链、宝石金戒指、金耳环等。

二、婚礼当天的礼仪

1)迎亲

婚礼上午,男方的接亲队伍就要来女方家接亲了。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

8

2)找红鞋

新郎会在接新娘的房间里找给新娘穿的红鞋子,给新娘穿上后才能把新娘带走。

9

3)出门

抵达女家后,第一关是入门,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的测试,必要时还要宣读爱的宣言(卖身契),但最重要的是给予众姐妹丰厚的开门利市,众姐妹满意后才开门。入门后,新娘由大妗姐或伴娘带出来交给新娘的父亲,再由父亲把新娘交给新郎,正式行夫妻见面礼。跟着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再向双亲奉茶跪拜,接新娘仪式就此完成。

10

4)打红伞

完成上述仪式,新娘需由伴娘或大姅姐掺扶并打红伞,寓意开枝散叶,其它姐妹也须边走边撒米及红、绿豆、金纸碎,俗称“喂金鸡”,据说可防止金鸡啄新娘。上花车前,新娘要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表谢意。一定要注意的是陪伴新娘过门到男家的除大妗姐外,必须是未婚女性,而且新娘的兄弟不可陪伴新娘过门,如果新娘早于兄长结婚,须将兄长的裤挂于门口之处,由新人在裤裆下穿过,假若早于姐姐结婚的话,则送一条裙给未婚姐姐,未婚兄姐不可目睹新人出门或过门,应暂时回避。

11

5)入门

到达男家后,新娘由大妗搀扶下踏入男方家门。在大门坎外会预先放一个燃木炭的火盆(铜盆或铁盆均可),新娘需从火盆中跨过,这叫“过火盆”,取其发旺、赶邪之意。接下来是拜堂仪式,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是拜天地,第二是拜祖先,第三是参拜家翁家姑。拜过天地及向祖先神位行跪拜礼后,一对新人便会向新郎父母叩拜,新娘向家翁、家姑奉上香茶,之后再按家中各人辈份和长幼逐一向长辈敬茶,至于跪下与否,则视乎敬、受双方的喜好。跪拜父母后,新人会互相对拜,大妗姐不断说些吉祥话,在互租对拜后,拜堂才告礼成。

12

6)敬茶

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敬茶是一个很重要的礼节。新人在拜过祖先,要向父母敬茶,这样不单代表答谢父母养育之恩,同时亦代表双方家长接纳新郎或新娘为家族中的新成员,是身份备受确认的象征。新人敬茶用的香茶内,通常都放上两枚红枣和莲子,寓意早生贵子的吉兆。新家翁、家姑及长辈喝了新娘这杯茶后,会送上金手镯、玉器等首饰作为新媳妇的见面礼,又会在盛托香茶的盘上(俗称“槟榔盒”)放上一封利是,作为大妗姐的赏钱。

13

三、婚后礼仪——三朝回门

新婚三朝回门是广东传统婚嫁的一个定俗,故礼仪颇为讲究。回门时备的礼物,首要为鸡,民间谓“带路鸡”,这是必备的吉祥之物。其余的礼物,如鱼、肉、鹅、海味、山珍、饼食等各听其便。这些礼物,男家一般都多备一份,如肉备两块,女家接礼后,按俗要回男家一块。其余如大桔亦不可缺少,如无大桔,须以柑橙代替;大桔寓意“大吉”,女家接礼后,还要回给男家大桔(吉)。

除远道联姻者外,一般市内及近郊联姻的“三朝回门”是由岳家请郎婿、新娘及婿家姐妹姑嫂吃一餐,然后打点回礼,并当日返归。回礼宾司使中,有岳母所蒸的大红发糕和红敛糕,“带路鸡”不可或缺。

四、特殊婚俗

1)入赘

俗称“招郎入舍”,即从妻居的婚姻形式。特别是一些没有男儿的家庭,便要设法招女婿入门,传延子嗣,改从母姓,养老送终。招婿的婚姻仪式与一般婚礼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一是一切仪式在女家举行,二是婚后要从妻姓,直到三代之后再复姓归宗。过去入赘者多受歧视,在家庭和社会的地位较低下,因而人赘者多为劳苦人家,或是无力娶妻人家的儿子,入赘男方必须进入女家居住成为女家的儿子。

现在男女平等,婚姻可以自由结合,因此成家后,无论居住在男方或女方都可以,且入赘男方也不必改姓。

2)改嫁

所谓“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旧时允许男子再娶,却禁止妇女再嫁,因而寡妇改嫁会遇到诸多阻碍。

寡妇改嫁,广东人称之谓“番头婆”,必走偏门、后门,不能走正门、大门,再婚仪式一切从简,多不举行婚礼,不坐轿,不宴客。直至本世纪30年代之后,才略为宽容。

以上,都是古人对婚嫁礼仪的详细描写。可见,婚嫁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头等大事,因此婚嫁礼仪自古自来一直都备受重视。

iLifepost Logo 下载 iLifepost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