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字
字

开心学校 小朋友玩出学问

除了品格熏陶,老师也会教小朋友“弟子规”,不但理解它,还落实到生活里。
除了品格熏陶,老师也会教小朋友“弟子规”,不但理解它,还落实到生活里。

印象中的学堂,是大大的写字板,排排坐的学童齐声朗读,然而巴生有一座深藏在山林里的深蓝色高脚屋,犹如传说中的霍尔华兹,完全颠覆了传统中的“学校”。

这里是“纸风车学社”,里面的小朋友看的不是课本,学的不是写字,更不用背生词,他们可以自由玩乐,玩木头人、耕种、打羽球、玩家家酒,甚至要爬树也行。

尤其是高脚屋底下的那大片的沙地,已成为小朋友们最爱的“家家酒”专区。躲在屋底下忙碌穿梭,无穷的乐趣尽在小朋友的脸上扬起,这可是他们的秘密花园。

邱旖旎社长(中间)与老师们合力打造逆流教育。
邱旖旎社长(中间)与老师们合力打造逆流教育。

社长邱旖旎老师表示,现今的教育模式已经狭窄化了,家长们会期待看到具体的东西,如孩子已经会学写字、背ABC等,然而这些都只是知识层面的东西。

“知识方面如语文能力等,会随着年龄成长而不断的提升,然而其他软知识如人际互动、关怀社会等,是需要从小开始培养的。”
踏进小厅,不大的空间被划分了好几个不同的学习场所:阅读室、戏剧创作室、研究工作室、艺术创作坊等。

时间到了,小朋友便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参与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完全采取开放性的教学。

然而在开放自主的当儿,也不失自律,玩具一律自己收拾,碗碟自己清洗,学习生活自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只见戏剧室内孩子们自由选择道具,不必照本宣科,完全依据孩子的想象力去决定故事的剧情发展。在这里,自由创作是被允许的。

“孩子们是有自己的判断力,在鼓励孩子勇于表达个人的感受时,同时也让他们学习接纳别人的意见。”

她强调,虽说是任由孩子发挥,但同时也需要老师在旁引导方向,否则就只是纯玩耍。

除了宣泄体力的动态课程,同时也开设培养孩子静心以及文化气质的茶艺,让小朋友学会将浮躁的心沉淀下来。

当然,品格熏陶也少不了,每天都有一段时间被规划用为诵读“弟子规”。或许大人会觉得很深奥,但旖旎老师却反其道而行,不仅让孩子们去理解它,还落实到生活里,让孩子们学会反省,尊重他人,强调人格的陶冶比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

iLifepost Logo 下载 iLifepost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