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春秋战争:
趁人之危是小人
敌人受伤要帮着疗伤

j《孙子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用兵者,为了能够获得战争的胜利,在特殊情况下通常都会采用一些特殊的手段,趁其不备,攻其不意更是常有的事情。然而,这些“诡道”在春秋时期的战场上,并不流行。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是诸侯之间为了人口跟土地而进行的兼并战争,这些战争给当时的老百姓带来深重的苦难,生产力遭到严重的破坏,但是有弊也有利,因为战争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各种各样的人才不断出现,这些人给中华文明的成熟奠定了基础,虽然在春秋战国战争不断,但是在那个时候战争也不是想打就打的,也是需要遵循礼制的。

周朝礼制完整的讲应该分为“礼”和“乐”两部分。“礼”主要是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跟社会规范,最后形成等级制度;“乐”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和社会矛盾。“礼”是所有制度的基础跟前提,“乐”是礼的运行形式跟保障。

j3

能上前线打仗是光荣

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是车战,那个时候的战争并不是谁都能参加的,能参加作战这就是一种荣耀的象征,平民老百姓跟奴隶是没有资格参加战斗的,只能担任后勤工作,这叫“卒”,战斗只能有贵族阶级来完成,这叫“士”,所以参加战斗的“士”也叫“战士”,贵族中最高等的就是天子,然后是诸侯,再然后是大夫,最低级的就是士。士有贵族的身份但是没有领地,一直到春秋后期的秦国确立了征兵制,鼓励平民通过战功来突破阶级地位,后来诸侯们都学习了这种制度,这才逐渐取代了贵族作为战场上的有生力量。

了解了春秋时期的战士阶级,就来看看春秋时期的“君子之战”究竟有什么奇怪之举:

j4

1.有理有据才能开战
在春秋时期,如果想要国家之间要打仗,必须要先下战书,再约好交战的时间跟地点,派遣使者说明一下为什么要打仗,而且必须是要正义的理由,还必须要奏响音乐款待使者,表现出一种“欢迎宣战”的气度来。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公元前575年的鄢陵之战中,那时候晋国跟楚国正在打仗,晋国的大夫郤至在战斗中遇见楚王三次,都马上下车行礼,楚王觉得很感动,就派使者就慰问郤至,郤至一见到楚王派来的使臣马上就摘下头盔来,说道:“我奉了我国国君的命令作战,在战斗中穿着盔甲不能下拜,你还派人来慰问我,我愧不敢当,但是因为在战斗中,只好对您的使者来行礼了。”

2.不加丧,不因凶
春秋时期,进行战争除了须有名义和缘由,还不能“趁人之危”。

如果敌国的君主病死了,敌国朝堂动荡,是不能趁此机会攻打,这是小人之举。

同样,敌国爆发瘟疫或闹灾荒,国力空虚,也不能趁机占有该国。

j1

3.不鼓不成列
这就跟足球比赛一样,大家站好位置,示意大家各就各位,才能开打。

如果对方还没有摆好阵势,是不能击鼓向他们攻击的。

4.不重伤,不逐北
开战的时候只能一打一,而且只能打自己正对面的战车,若是打到左边或者是右边的战车都是不行的。

第一次没有将对方战车打垮,那么就回过头来再打一遍,反反复复,也就有了大战300回合的传说。

打仗的时候不能让同一个人重复受伤,如果对方已经受伤了,都不能再打第二下。打败了别人见好就收,不能揪住不放。

那万一在开战的时候不小心伤到了人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双方都会帮助此人疗伤,要是这个人伤的太过严重,那这仗就不要打了,赶紧找大夫吧。

5.不擒二毛
不能俘虏头发花白的老者。

j2

但是这种战争礼制在春秋中后期慢慢的就不存在了,那时候诸侯们的权力欲望急剧膨胀,到战国的时候战争开始变得野蛮,那时候的战争主要是为了兼并其他国家,抢夺其他国家的财富跟土地,所以“春秋君子战”也成为历史了。

↓↓↓↓↓ ↓↓↓↓↓
更多《灵异奇闻》看这里
灵异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