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傅19:
朱文生 传统鸡农
30年来耐苦耐热耐臭

朱文生每天都在鸡寮里忙得汗流浃背。
朱文生每天都在鸡寮里忙得汗流浃背。
每30只归类在一个鸡寮系统,有规模化的养鸡场,更能饲养出有品质的肉鸡。
每30只归类在一个鸡寮系统,有规模化的养鸡场,更能饲养出有品质的肉鸡。

在早期的农村,传统家庭式的养鸡场是极为普遍的老行业,也是一个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社会。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多数年轻一辈的青年都不愿投身于这门劳累的饲养业。

现今的孩子甚少机会可以体验“捡土鸡蛋、吃农家饭”的乐趣,在时代浪潮的冲刷下留存的传统养鸡场也寥寥无几,为了顺应时代,不少饲养者不得不转型,甚至有者不惜转行。

来自槟州威省的养鸡场负责人朱文生(70余岁)披露,该坐落于山脚下油棕园里的养鸡场,拥有7间鸡寮,每一间鸡寮可容纳约3000只鸡,由他和一名外劳联合打理养鸡场,迄今已有30多年经验。

他披露,以前村里饲养的鸡只都是散养,土鸡养殖周期也比较长,加上规模小,收益也相对的低,难以平衡开支。

朱文生每天一大清早必须亲自徒步巡视鸡寮,检查鸡只,并加以清理。
朱文生每天一大清早必须亲自徒步巡视鸡寮,检查鸡只,并加以清理。

耗时耗力 为鸡只健康着想

因此,随着时代及科技的发展,农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纷纷转型成为有规模的养鸡场,设备和素质也获得大大的提升。

尽管如此,这行当终究还是一种体力活,现今大多数的年轻人还是不愿投身于这行业……

“养鸡看似简单,其实很多工序还是很复杂的,而且又是一种体力活,要挨得住苦、耐得住热,更要忍得住臭,现在年轻人有更好的选择和发展,多数都不愿意做这行,我也不会勉强孩子们从事我这行。”

他指出,从购进白羽肉鸡直到成熟,大概需要40天,一般能长上4斤左右。这种肉鸡每隔两三小时即需要喂食,不像过去散养鸡,撒一把米,即任由它们四处觅食。

此外,温度和湿度对肉鸡的生长极其重要,温度太低,不利于肉鸡采食生长;反之,温度和湿度过高,则会引发病菌,如大肠杆菌、球虫等就会爆发。

“小鸡刚入鸡寮时,温度控制在35度左右,之后再慢慢调整,小鸡长大后,温度维持在20度左右。湿度则要保持在65%左右,就好比刚下完雨的感觉,避免过度干燥。为控制温度和湿度,鸡寮里必须配备自动喷洒水雾,并定时开关,无形中增加了成本开销……”

另一方面,为确保肉鸡的健康,在卫生方面也不能马虎,每天必须定时清理鸡寮、不时观察及检查肉鸡的健康状况。

除了温度及湿度,光照对肉鸡的生长同样重要,白天如果采光较好,通常就不用开灯,晚上是必须要开着灯的,一般是采用15瓦的灯泡。

光照过强就会造成鸡群神经质,包括出现兴奋不安、不断乱窜、异常慌张等状况;但是,光照的强度过低,却不利于采食及饮水,甚至生长发育也受到影响。

鸡寮里装置的自动喷洒水雾系统,既能控制温度和湿度,更有助鸡只的成长。
鸡寮里装置的自动喷洒水雾系统,既能控制温度和湿度,更有助鸡只的成长。

天灾野兽 影响生产

他直言,饲养肉鸡不仅要面对上述各种问题,还有气候的转变、猛兽的攻击和破坏等棘手的问题,因此每次都得咬紧牙关面对每一次的挑战。

“前阵子印尼烧芭引发烟霾,不但导致人们健康受到影响,鸡只也受气候因素导致胃口下降,成长受阻,烟霾引发闷热问题,也会导致鸡只死亡率提高。烟霾的影响也导致生意盈利下滑,但是鸡饲料成本却因令吉贬值而大幅度提高,使到经营成本加剧,农民都苦不堪言。”

他补充,在烟霾期间必须坦白注意肉鸡的健康情况,也要补充肉鸡的维他命,喂养的饲料如玉米和其他原料等,高达95%的饲料是从外国进口,因此隨著令吉贬值,进口饲料价格也跟著涨高,导致业者成本也因此上升。

他皱起眉头沉重地说,养鸡业如今面对內忧外患,內忧是集团恶性竞爭与產量过剩导致价贱,外患就是马币贬值。饲料涨价,成本增加,利润越来越低。

由于鸡寮坐落在山脚下,也被附近的油棕园、橡胶园及丛林环抱,时常会有野狗、蟒蛇、老鼠等动物“光顾”,偷偷潜入鸡场里,咬死、咬伤的鸡只也不计其数。

询及其农场的鸡寮是属于传统高脚屋式的鸡寮,但是,如何保持鸡寮不会对环境带来污染及造成卫生问题时,他透露,方法非常简单,就是要每天勤于打扫鸡寮。

“每天早上都要打扫鸡寮,每周至少一次进行消毒工作,才能更加确保鸡寮的环境卫生。至于粪便方面,大概每隔两天就要清理一次,收集鸡寮下面的粪便,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可以当有机肥料卖给农夫或商家。在粪便上喷洒酵素,不单单可以杀菌,也能减少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