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傅10:
半辈子的功力
没有做不好的鞋楦

认真的王和师傅在工作过程中一直都以手帕蒙面,这是为了避免吸入过多的塑料细末。
认真的王和师傅在工作过程中一直都以手帕蒙面,这是为了避免吸入过多的塑料细末。

鞋子可说是每个人生活中必定需要用到的生活用品。说到制作鞋子,即使外行人也大概懂得一二。然而,你知道“鞋楦”吗?

鞋楦,其实就是鞋子的模型。不管是制造哪一种鞋子,都必须用到鞋楦。它最大的用途便是为鞋子固形。没有使用鞋楦的话,鞋子就无法成型,更不可能稳固。这可说是制鞋行业的业界人士才会接触到的东西。一般人或许曾经见过,却不太理解它的用途,更遑论知道此物的名称。然而,对于王和来说,这是他四十一年来,每日都不断琢磨的专业。

1975年,王和辗转进入三和记鞋楦厂工作,不知不觉就已经四十一载寒暑。三和记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当初工厂成立之初,是由三位股东联合投资,故名“三和记”。对王和来说,整个厂内没有所谓“最重要”的部分。就如三和记之名,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必须互相配合才能顺利运行。“不管是设计鞋模,投入生产,机器维护还是品管监控,都是熟能生巧的。总之就是要互相配合咯。”

回想起刚刚进入工厂工作的情况,他一一细述,清晰得像是昨天。“以前还是用木来制作楦头(鞋楦),当时还有作木屐和鞋跟。当时没有讲什么职位,在工厂内老板叫你做什么,就什么都要做。”王和表示,当时所谓学手艺可真的没有师傅专门在教,所有的技术都是靠自己观察和推敲,加上大胆操作演练而来的。

进行设计或打磨,少不了借助这台机器的帮忙。
进行设计或打磨,少不了借助这台机器的帮忙。
鞋楦样本都整齐地放在样本室。
鞋楦样本都整齐地放在样本室。

两个月 转亏为盈

说起来虽然老套,但是王和肯吃苦耐劳肯学习,机会确实迎面而来,“大概作了四年左右,老板问我要不要顶起这间厂。”原来当时,前老板想要另行投资其它生意,让王和替他顶下鞋楦厂。他坦言,面对这样的机会,他第一个反应就是拒绝。“原本我只是一个伙计,不会插手工作以外的内容。说真的一开始哪里敢答应?我根本没有经验去管一间厂。”

 “之后大概有大半年的时间,我亲身去做每一件事情,当作自己的生意去看待,学习去管理其他伙计,那时候我真的很拼命。” 1979年,王和终于顶下鞋楦厂,自己做老板。做老板的压力总是大于做伙计,毕竟刚开始接手的时候,其实工厂还处于亏本的状况。然而王和接手以后,专注于服务和出货的速度,短短两个月内便开始转亏为盈。当时70年代可说是本地鞋业最蓬勃发展的年代,连带鞋楦厂也不忧订单。“最重要就是服务好。当时根本就不需要出去找生意,订单自己会上门。可是生产线有固定的产量,要多赚只好多开夜工。”当时王和住家就在鞋楦厂隔壁的小木屋。往往是其他工人都已下班,而他自己只是回家吃个饭,又再回到工厂继续拼搏。工作狂之名,当之无愧。

“我原本就对手艺类比较有心得。在还没有作鞋楦之前,我在机械厂工作过。”王和侃侃而谈,“做鞋楦也是要靠机器。而所有机器的运转都离不开[圆]和[转]的道理。

工作时间不苟言笑,然而镜头以外的王和其实谈笑风生。
工作时间不苟言笑,然而镜头以外的王和其实谈笑风生。
出货前,工人会把相同编号的鞋楦绑在一起避免混淆。
出货前,工人会把相同编号的鞋楦绑在一起避免混淆。

大受中国货冲击

只要多注意,就可以理解到原理。”根据自己的理解,鞋楦厂内的机械几乎都让他根据需求改造过,还能自己进行维护和修理,以便更切合生产需求。

1988年,王和购入合适的厂房,1990年正式把鞋楦厂迁移到制鞋厂十分集中的沙登区。然而,往后数年中国经济开放,本地制造业受到中国货的直接冲击,制鞋业也无法避免。诚然本地制作的鞋履价格中等,而品质上佳。

但是当年中国货实在是便宜得让消费者目眩神迷,纷纷购买价格廉宜的中国鞋履。就算数年后消费者意识到本地鞋履的好,回头购买本地制造,但是这段时间已经重挫本地制鞋业,到现在,本地小型鞋厂至少收缩了70%。

制鞋和鞋楦业是唇齿相依的关系,那几年三和记鞋楦厂的生意可真是一落千丈。为了提升业绩,王和毅然往外坡发展,到素有鞋城之称的怡保去招生意,扩大客群。再加上一班一起工作了数十年的老伙计通力合作,如此咬牙苦撑,终于走过了最艰困的岁月。

然而就像其他手艺类行业一样,这一行同样面对人才凋零的窘况。

2015年末,另一家鞋楦厂宣告倒闭。目前国内只剩下三和记一间鞋楦厂,五年前已届花甲的王和可以说是国内硕果仅存的鞋楦老师傅。

入行四十一年以后的今日,他还在一点一滴地进步。“我还能做得动,就会继续做下去,人就是要精益求精嘛!”

听着他爽朗的大笑,声若洪钟,而我,叹服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