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入秋微凉,也是感冒旺季。尤其孩子生病,家长总是心急想让症状快点好,但小心不当用药可能让爱变成伤害。国泰医院儿童医学部主治医生陈勇全提醒,儿童用药不是成人药的缩小版,许多家长误信成人药减半就是儿童剂量,或见病情未改善就自行加药,恐导致剂量过高、重复用药甚至副作用发作。陈勇全近期就收治一名3岁男童,因父母混喂两种感冒药而出现走路不稳、嗜睡等症状,所幸及时就医才化险为夷。
夜里咳不停 爸妈混喂两种药险酿祸
3岁的小恩因咳嗽、流鼻水就医,医生已开立适合幼儿的药物并叮嘱依指示服用。没想到夜间孩子咳得厉害,妈妈想起家中还有成人感冒药,便将药片切半喂食。隔天爸爸又加喂一瓶儿童感冒糖浆,导致小恩出现昏昏欲睡、走路不稳等重复用药副作用。所幸回诊后陈勇全建议立即停药,并监测心电图与生命征象,孩子才平安无事。
陈勇全指出,这类情况在门诊并不罕见,“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快点好,结果反而造成剂量重复或副作用。”
常见错误用药行为
陈勇全提醒,以下几种家长常见行为都可能导致用药风险:
·误以为成人药减半就是儿童剂量
·为求退烧过快而过度给药
·症状好转就自行停用抗生素或过敏药
·留下未吃完的药下次再用
·一有发烧就立刻喂退烧药
这些行为都可能导致药效不稳、剂量过高或中枢神经副作用,甚至延误治疗。
儿童正确用药 家长留意五大能力
重点分享儿童并非“迷你版的大人”,他们的吸收、代谢、排泄能力及皮肤通透性都与成人不同。新生儿肝肾功能仅约成人的20%至40%,对药品反应更敏感,因此家长应注意五点,确保孩子用药安全:
1.做身体的主人
遵守“五不原则”:不听别人推荐的药、不信神奇疗效、不买来路不明药、不吃别人送的药、不随意推荐他人用药。并使用儿童专用的量具与喂药器,依体重、年龄精确给药。
2.清楚表达身体状况
就医时告知医生孩子的过敏史、家族疾病、目前服用的中西药及保健品,避免成分交互作用。
3.看清楚药品标示
领药后核对姓名、年龄、药名、用法及注意事项,并检查外观与数量是否正确。
4.清楚用药方法与时间
液剂最适合幼儿,可用少量果汁调味,但避免与主食或牛奶同服。若药品标示需摇匀或冷藏,请确实遵守。呕吐在半小时内可补服,超过半小时则不需再补。
5.与医生、药师作朋友
生病找医生、用药问药师。医护与家属共同守护,才能确保用药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