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大不同】窗户纸糊在外 冬天保暖真特别

中国东北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影响造就当地人改变生活常态去适应,因而成为外地人眼中的怪象。

东北,顾名思义,地处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吉辽三省,因地处山海关以东,所以从前常被称为关东或关外。另外东北是满族人的发祥地,故也曾被叫过满洲。东北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季风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在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了许多不同的风俗习惯。过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人民不得不采用一切可行的办法来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这是对环境的一种依赖,也是一种改造。又因为过去交通不便,通讯困难,各地域间很难进行交流与沟通,所以一些地域的风俗习惯在另外一些人的眼里就会觉得很不可思议,甚至觉得奇怪,于是就以各种的“怪”来描述。

第一怪:窗户纸糊在外

过去东北地区的居民十分贫困,居住的房屋大多数是由土坯和稻草垒成,窗户大多是保暖效果不好的木棂格子窗,每到秋末冬初天气逐渐寒冷时,人们就要想办法挡风御寒,但因生活条件或物质资源所限,人们常将两张窗户纸中间夹上网状自制的麻绳糊在一起粘到窗棂上,为了让它经久耐用,人们会在窗纸上均匀地涂上豆油,让它在干燥后变得既挺阔又结实,再也不怕风吹雨淋,同时还能对木制窗棂起到保护的作用,由于没有风化的侵袭和雨水的腐蚀,从而延长了木制窗户的使用寿命。

现今,除了个别的穷困地区外,很难再看到“窗户纸糊在外”的现象,取而代之的是乡村地区常见的现代的生产资料:塑料,而在现代化的都市里这个习俗却早已销声匿迹。

第二怪:大姑娘叼烟袋

男人抽烟,我们习以为常,而女子抽烟则不那么常见,不过在东北,姑娘抽烟也很常见。造成这种现象的答案,依旧要从生活环境入手。在东北,不仅女子抽烟,男子更会抽烟,全家男女老少都抽烟。东北气候极寒,到了冬天零下三十四度的气温都很常见,外面是白茫茫一片,大雪可能连门都给封上了,人们也就只能待在屋里。但在那个没网络没手机的年代,在家一待就是几个月,难免会无聊,而抽烟就是其中一项娱乐。

不过,却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抽烟,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烟,会有一种刺鼻的味道,让人不由自主地远离,而这种味道也会让虫鼠蛇蚁远离。
刚开始来到东北定居的先辈们,都是在山里淘金、挖参度日,休息时吸两口,不仅消除疲劳,还能保障自己不被蛇虫叮咬。所以人们在进山前,还会特意将烟袋油子抹在脚边,以防被咬,如果受伤了,烟灰作为一种民间常用止血药,只需要顺手抹一点,止血杀菌就搞定了。吸烟,就成了东北人人都会的事,以前纸很贵,人们只能抽烟袋锅子,女子拿着大烟袋自然也就正常了。

第三怪:养活孩子吊起来

这种家家都有一种长约1米左右,宽约30-40公分左右,下有一个木制底,四周由薄木片围成高约30公分左右护栏的椭圆形叫“悠车”。

每当家里有孩子出生后,大人们就会在房梁或天棚上用四根麻蝇拴好把它吊在离土炕不高的上方,在绳子上拴上孩子喜欢的玩具或彩色布条,在里面铺好被褥和枕头,让孩子躺在其中来回摆动,逗其玩乐或哄其睡觉。

据说,“悠车”最初的主要功能是为了预防猛兽对小孩子的攻击。

这种传统的“悠车”既可以代替母亲的看护,也能使婴幼儿自娱自乐,又能给母亲减轻劳动强度,并可充分利用房屋的空间,同时还可节省人力和时间,不失为一种科学的育儿工具,因为这些优势它作为一种时尚的育儿工具被变相沿袭下来,现在它已成为摇床的前身,只是发生了使用方式、材质、名称和形状的改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现在的东北,很多贫困地区的人们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已经改变了落后与贫穷的面貌,早已丰衣足食地踏上了康庄大道,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空前的改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社会的发展赋予了东北“三大怪”崭新的容颜,并以一种时尚的形式而得以流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三大习俗会有更惊人的变化。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