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傅 82:
老式竹帘 挡不走时代的淘汰

百年历史的“刘开记”,各角落都囤积着许多竹木,还有一辆老旧的三轮车。
百年历史的“刘开记”,各角落都囤积着许多竹木,还有一辆老旧的三轮车。

竹帘给人古朴典雅的感觉,让空间充满书香气息。在中国,竹帘制作工艺已逾千年历史,但随着铜铁和塑料产品的流行,竹帘制作这老行业也日渐式微。

走进怡保休罗街桥头旁锡米巷(又称健连街),伫立着一排百年老店,有一间简陋的竹帘老店,现年80岁的刘志华就是这老店的第三代传人。

三代基业八旬老翁苦撑

这老店没有华丽的装潢,只有一个金色的老牌匾挂在大门口高处,牌匾刻着“刘开记”三个红漆的字眼。身材瘦小、头发斑白的刘志华透露,祖父是编织竹帘的师傅,“刘开记”就是祖父创办的心血,而父亲传承祖父衣钵,依靠这传统技艺,养活一家老少。

刘志华坚守祖业,默默编织竹帘大半辈子。
刘志华坚守祖业,默默编织竹帘大半辈子。

他说,他自少年时期已经来店帮忙,随着父亲学习编织竹帘,父亲退休后老店就交由他接管,从祖父、父亲再到他手里,“刘开记”已经经历了百年历史,而他自然也是“刘开记”的第三代传人。

“我10多岁就开始来店学编制竹帘,日子久了手艺也自然渐渐熟练起来,后来父亲退休后,就交给我管理。现在竹帘市场萎缩,而且年轻一代也没人肯学做这行,所以都是自己一手包办所有工序。”

刘志华感叹,随着时代变迁,塑胶产品冲击竹帘市场,导致竹帘市场大不如前,加上无人肯学习这门手艺,常年以来都是他独自苦撑着这老行业。

斑驳竹帘 曾兴旺广告业

放眼望去,老店里囤积着各式各样材料和工具,还有一辆老式的三轮车,这也是刘志华用来载送材料或送货的重要代步工具。

斑驳褪色的墙壁,足以证明老店经历岁月的洗礼,彰显刘老三代人坚守岗位的情怀和眷恋。

他坦言,在五、六十年代是竹帘和木帘开始流行,到了七、八十年代更是推至最高峰,尤其大街上的每一间店铺都会挂竹帘,竹帘渐渐变成了店铺的必需品,因为竹帘不仅可以遮阳挡雨,还可以打广告,具有一物多用的好处。

以前的竹帘能遮阳挡雨,写上文字后也能充当广告宣传作用。
以前的竹帘能遮阳挡雨,写上文字后也能充当广告宣传作用。

“以前不只是住家会挂竹帘,每一间店铺必定会挂竹帘,还可以利用竹帘打广告,比如在竹帘上油漆,写上店名、电话号码、售卖的产品名称,甚至手绘广告图片等,处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图案和文字。”

可惜的是,如今竹帘已不在盛行,面临乏人问津的窘境,很多同行都已转行,埠内编织竹帘的师傅大概也就只剩下他一人了。平日开门都是等待老街坊过来串门子,偶尔接到顾客上门订购才有开工。

他直言,在经济低迷的时期,而且市场上还有林林种种的选择可以取代竹帘,特别是颜色鲜艳的塑料质料,让更多人趋之若鹜。因此竹帘的价钱也不能太昂贵,否则更加无人问津。

目前还是以每平方尺计算法出售竹帘,以前每平方尺只是区区2令吉,现在则调整至7令吉左右,视顾客所要求的尺寸和材质定价,一般较大幅的竹帘价格是300多令吉。

工序繁缛 沦为摆设品

迈入21世纪之后,很多新建的商业区已不见竹帘的踪迹,一般只有老街的老店铺才能看见竹帘的踪影,而顾客群大多数是马来同胞,华人顾客已经是少之又少,而且主要还是经营生意者,添购竹帘充当装饰较多。在这种“卖少见少”的趋势下,竹帘业渐渐推向边缘化,演变成夕阳行业。

在小镇老街还有杂货店选择以竹帘遮阳,即美观又耐用。
在小镇老街还有杂货店选择以竹帘遮阳,即美观又耐用。

他也指出,编制竹帘的工序繁缛,一幅竹帘需要至少两、三天的时间来完成,然而编制工作,如拉丝、制窗、上漆等每一个步骤都非常耗时耗力,才能换取微薄的利润,也正因如此,很多年轻人对这行业望而却步。

他补充,在上漆之前,必须利用砂纸把竹木磨至平滑,当表面呈现竹木的纹理后,再晒干后才能上漆,每一个步骤都没有捷径,更不能利用机器快速烘干,否则竹木的品质将被破坏,也变得容易折断。

编织好的木帘两边必须锯平,再打磨,工序繁缛。
编织好的木帘两边必须锯平,再打磨,工序繁缛。

值得一提的是,他透露曾有一名纽西兰游客“闯进”锡米巷来到老店看他编制竹帘,而且爱不释手,最后还不惜昂贵的运输费,向他订购一幅竹帘,并运回纽西兰。

他嘴角上扬地津津乐道告诉记者有关这个外国游客的故事,但刘老师傅也说,前来游客不要任意喧闹,不爱拍照的他也希望大家在举起相机前向咨询、征得同意后才拍摄,以免打扰他们原本宁静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