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不开手机” 比烟瘾还难戒?

在用餐前各自低头玩手机已是夯势,造成家庭关系日益疏离。
在用餐前各自低头玩手机已是夯势,造成家庭关系日益疏离。

手机上瘾比毒瘾更可怕!你是“手机控”吗?你被手机“绑架”了吗?

随着科技的发达,手机不再是单纯的通讯工具,手机的功能越多,人们对手机的依赖也变得更大,不管是人来人往的闹街、轻快铁里、餐桌上等,随处可见“低头族”。

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就像出门没带钱包或钥匙一样焦躁不安,需要时刻都紧盯手机荧幕,这样的手机瘾却带来一箩筐的意外伤害,甚至让人意志低迷、道德沦亡。

最危险、也是最多人犯的,就是在驾驶期间玩手机。
最危险、也是最多人犯的,就是在驾驶期间玩手机。

学生沉迷手机游戏,产生幻觉、暴力、霸凌同学;大好青年沉迷手机赌博负债累累、驾驶玩手机导致车祸发生、沉迷手机游戏而没察觉被匪徒盯上遭洗劫、父母专注玩手机没顾及身边的孩子安危等……类似的新闻屡见不鲜。

最惊人的一起命案,竟是因为妈妈顾着玩手机,导致在嬉水的4岁男童不幸溺亡都不自知!当时,妇女带着6岁女儿及4岁儿子到温泉世界玩。当她准备离开时,发现儿子已没了呼吸。事发时监控显示,男童在水里挣扎约3分钟,此刻的妈妈却背对着孩子在专注玩手机!

除了孩子的安危,成年人也会不顾安危为自拍照片而发生意外身亡!17年9月中旬,4名亲年结伴到某高原游玩,当抵达一间酒店16楼停车场时,其中一人爬上围墙疑要自拍,结果失足滑倒坠楼,头部重伤当场丧命。

可怕的是,这种手机瘾是没有药物可以治疗的“病态”,如没有加以控制或辅导,轻则影响健康作息,重则分分钟赔上宝贵的性命!

游戏上瘾 和赌瘾没分别

小编特访了拥有6年心理治疗经验的治疗师,也是槟城的私人诊所、北海专科医院、双溪大年政府医院的临床心理治疗师杨诗涵表示,手机确实带来很多便利,同时也带来负面的影响,一旦过度沉迷,不仅影响生活作息,也会削弱一个人的社交能力。

她强调,手机上瘾的症状类似赌博上瘾,上瘾者会出现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手机上瘾者的思绪和行为症状基本上可分为情绪或行为失控、依赖、焦虑不安,甚至严重影响生活,或与人发生冲突。

另外,手机上瘾不分男女老少,尤其现今智能手机已经普遍化。沉迷手机游戏者,主要原因是手机游戏就像一种不规定的奖励,而这样的不规定奖励很容易吸引他们。

“比如捉‘宝可梦’游戏,因为这些精灵会不规定的出现在任何角落,那一种期待感和兴奋,跟赌博一样会让你慢慢上瘾。”

至于为什么成年人沉迷手机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杨诗涵直接了当说,因为成年人有自主权,加上有独立的经济能力;相反的,在籍的学生和小孩终究还是受父母限制。

话锋一转,她也认为沉迷手机的趋势是两面的,年纪越小使用手机越容易“误入歧途”,因为他们的心智还不足够成熟,不会分辨是非,意识也比较薄弱,更容易受诱惑。

因此,她认为孩子沉迷手机,身为父母者应该适当辅导孩子,别让孩子成为“低头族”或“手机控”,而成年人则应该要有自律的能力,应该有成熟的思想及分辨能力。

孩子低头玩手机,不但伤眼,更伤脊椎,影响发育。
孩子低头玩手机,不但伤眼,更伤脊椎,影响发育。

赌博游戏 家长需严控

采访过程中,她强调,使用手机并不全然都是坏处,手机还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好处,但大前提是必须要学会加强控制能力,不要演变成生活的弊端。

她透露,近年来越来越多人通过手机上网,在网络社交媒体,包括面子书、微信等网络结识新朋友或新事物,尤其是时下流行的手机发派红包或各种投资,都是最容易让人为之着迷的诱惑,只要有一时的贪念,即会上当。

她继续说,经常看可以从报章报导得知层出不穷的网络诈骗案发生,当中也有一些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受骗,欠下巨债,最终需要父母出面解决,连家人也被连累。

“比如很多年轻人都在玩的手机红包游戏,在开始时尝过甜头,有赢过,所以就会想要加码,变本加厉。”

提及手机上瘾个案时,相比国外新闻报道,有人为了手机游戏而废寝忘食,引起各种疾病,也有人为了得到崭新智能手机而出卖肉体或器官。

杨医师相信,只要为人父母或长辈者有自制力,正视这项问题,多关注及辅导孩子,严重上瘾者可以需求专业心理辅导,戒掉手机瘾。

可惜的是,一些思想保守和封建的家长,还是会抗拒寻求心理辅导,并误以为看心理辅导就是“神经病”,让人羞耻,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她坦言,心理辅导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的过程,需要家人耐心陪伴和支持,毕竟心理辅导师不是神仙,没有仙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她说,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男女用手机也大有不同,女生很依赖手机,大多为了社交、联系朋友;男生用手机多数是玩游戏,因此手机上瘾还是女生占大部分,而男生则是网络上瘾比较多。

放下手机 多加陪伴

提及时下流行的新职业——“电游专员”,尤其在国外非常盛行这种特殊的行业,因此不少青少年“苦练”手机电子游戏,一心想成为一名专业的电玩专员。
针对这样的个案,杨诗涵建议,为人父母者不必急着打消孩子的念头,尝试与孩子沟通,或设定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避免孩子过度沉迷手机。

“再说想要促进亲子关系的方法有很多,何不带孩子去公园运动、去书局看看书、一起旅行?一直满足孩子们物质方面的需求,不如给予更直接的关怀和陪伴。”

她再三叮嘱,身为一个思想成熟的成年人必须要有自觉性,在行为及认知方面要不断地自我省思,必须将本身的一些不好习惯刻意地减少,才能树立良好榜样。

她认为,科技产品愈见进步,就愈来愈多人受手机影响分心,监管法例亦理应与时并进!

临床心理治疗师杨诗涵
临床心理治疗师杨诗涵

↓↓↓↓↓ ↓↓↓↓↓
更多《大城小事》看这里
大城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