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傅 62:
月亮风筝 大马文化象征

祖索制作风筝超过50年,对风筝依然热情不减。
祖索制作风筝超过50年,对风筝依然热情不减。

风筝,在中国古代称之为“纸鸢”,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古人发明风筝主要是为了怀念过世的亲友,在清明节放风筝,寓意将慰问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风筝上,传送至天国。

后来,渐渐演变成一种消遣娱乐,人们在风筝上画出各种吉祥寓意的图案,融合了喜庆和祝福之意,风筝从此在民间广泛流传至今。

基于我国多元种族的国家,放风筝传统文化在马来西亚流传后渐渐多元化,除了中国传统“十”字纸风筝,友族同胞的月亮风筝(Wau)也有逾百年历史,它不仅仅是一种传统工艺品,更是我国的文化标志,包括马币上的印花也有风筝的元素、马航的标志、2017年东南亚运动会的会徽等。

虽然友族对月亮风筝的情意结迄今依然延续着,但随着老一辈的师傅的退休或作古,这种技艺恐将失传。

贫家出生卖风筝帮补家用

风筝制作师傅祖索自小喜欢放风筝,10多岁开始自制风筝,拥有50多年制作传统月亮风筝的经验。他笑言,制作大半辈子的月亮风筝也不厌倦,如果一天没有动手反而觉得浑身不自在。

他也自嘲,小时候他就深爱月亮风筝,每次放学就和一班朋友到草场放风筝,后来学会制作月亮风筝后,开始售卖风筝,赚取一些生活费,也因此辍学,在家制作风筝,从此不曾转行。

“小时候家里家境不好,当我开始卖出第一个风筝后,才知道这门技艺能改善家里经济状况,后来我也辍学,没上学的日子,天天在家里制作风筝来卖,为家里增加收入。”

他回忆说,记得那时候还特意制作一个小型的风筝送给父亲,父亲从此才开始真正喜欢月亮风筝。之后,他也开始参加多次放风筝比赛,也斩获不少奖项。

享誉国际展览品外国抢手

他坦言,凭着自己不断摸索和专研,20多岁之后他的技艺越来越熟练,慕名而来订制风筝的顾客越来越多。

然而真正的转捩点是在他30岁的那一年,很多国内的著名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也向他订制风筝,让他名声大噪。

“我制作的风筝不只是可以玩,还是一种具有收藏价值的传统工艺品,曾在国内外各地参展,包括日本、澳洲、德国及巴黎等,试过带去的30只风筝看现场都被抢空。”

他形容,月亮风筝的上部分是一个椭圆形,下部分是一个带弧形月,中间则是一个小圆圈,多数以花草图案及鲜艳的颜色为主,在劲风中飞扬时,还会嗡嗡作响。

他一边耐心解说,一边手起刀落,快捷将竹子削得细薄,凭空比划后即开始绑支架,最后粘上不同颜色的雕纸,精致细腻的月亮风筝即大功告成。

02价格可观年轻一代不识货

提及制作风筝的秘诀时,他笑着反问,只要有兴趣,加上耐心制作,日子久了,还怕学不会吗?

他强调,制作月亮风筝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弧度要足够圆,翅膀一定要左右对称,而且风筝上的图案都是他独一无二自创的图案,即使顾客要求他抄袭他人的图案,他也一口拒绝。

“其实风筝的图案也是属于艺术的一部分,所以我不愿抄袭他人的创作,我们必须尊重他的创作,而且我有我本身独特的创意,所以我不会顺应顾客的要求。”

他也不接一些需要赶工的订单,他坚持慢工出细活,不是最好、最精致的作品,他都不愿交货。他透露,通常一个风筝需要有一个星期时间来完成,但他曾花了一个月多去完成一个特制的月亮风筝。

他感叹,虽然现今风筝的价值高,一个上等品质的月亮风筝的售价可达400令吉至500令吉之间,而特制的3尺巨型风筝的售价则高达数千令吉,但是年轻一代对制作风筝这门老技艺,似乎不为所动,渐渐面对失传的窘境。

“现在风筝也不是没有价值,但年轻人学习制作风筝并不能持之以恒,还没真正掌握制作技巧就已经打退堂鼓了,也许有一天制作风筝的传统就无人延续下去了。”

“其实,对于马来传统月亮风筝也是传统文化的象征,所以对于我而言,更是有一种使命感,通过制作风筝将传统文化流传下去,让下一代更了解月亮风筝的文化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