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傅 57:
客家刀麻切 无可取代的美味

000“刀麻切”是客家传统美食之一,随着时代的演变,早期的“刀麻切”已变成现今极为普遍的街边面食,也是极具特色的本地小食。

古时候,面食师傅都只靠一个空玻璃瓶,将面团碾平后,再用大刀切成条状,这也是“刀麻切”的由来。而她就是靠着这一碗又一碗的“刀麻切”经营超过30多年,养活一家大小,甚至是村里几代人最熟悉的古早味。

在霹雳州的华都牙也贞德隆新村的“猫记刀麻切”,在村里营业逾30年,也是霹雳一带驰名的面食。所谓的“刀麻切”就是一般俗称的板面,惟“刀麻切”完全是凭利落的刀法,把面团切成条状,从不假手机器操作。

经济所逼 摆档赚赌徒生意

许强妹就是“猫记刀麻切”的创办人。许强妹披露,当年丈夫廖炳鸿离乡背井到砂拉越谋生,收入也不稳定,家庭经济拮据,因此她才萌生卖面来帮补家用,没想到这无心插柳的情况下,生意越做越好,转眼已有30多个年头了。

“那一年是1984年,丈夫是从事建筑业,当时他在砂拉越打拼,家里还有孩子要养,可是家境贫苦,日子不好过。当时在住家附近有一批人聚赌,而且是日以继夜都有人在赌博,甚至也没回家吃饭,所以心里才开始盘算着,不如做一些小食去卖,赚点钱回来帮补家计也好,就这样开始经营卖面生意。”

许强妹看准了这个“商机”后,便开始在家制作自己拿手的客家传统小食“刀麻切”,然后带到那里去叫卖,出乎意料的是,“刀麻切”大受好评,生意也渐渐扩大,从沿街叫卖到摆放一张桌子充当档口,再从一张桌子慢慢演变至今日的一个面食档口。

后来,廖炳鸿从砂拉越回乡不久后即失业了,眼见丈夫终日无所事事,而她的“刀麻切”生意已经有起色,有时候一个人还忙不过来呢!所以她邀请丈夫一起帮忙经营面食生意,决定夫唱妇随把生意扩大。

偷师学艺 永不偷工减料

许强妹透露,虽然她本身是客家人,但不会制作“刀麻切”,是以前向同是租房的租客偷师的。

“以前家里很穷,我们只能租房住而已,住的地方就像电影72家房客一样,大家共住一屋檐下。当时就有一个福建人很会做‘刀麻切’,我就观察他如何制作,然后自己摸索。自己学会之后,才教丈夫做。”

许强妹制作的“刀麻切”真材实料,采用大量的江鱼仔熬汤,加上火喉拿捏适宜,熬好的面汤非常入味,而且健康又鲜甜浓郁,再搭配香脆的猪油渣,以及密制咖哩酱,面条的嚼劲十足,让老饕无不竖起大拇指赞好!

虽说现今科技发达,但许强妹依然坚持古老手工方式制作面条,包括手工搓面粉、用玻璃瓶碾面团、用菜刀切面、木柴生火熬汤等工序,还有依靠熟练的手法和经验来制作“刀麻切”。

她指出,现在食材成本高涨,尤其江鱼仔的价格几乎翻倍飙升,她还是坚持不以其他食材取代,以保持原来的口感和味道,让老街坊们吃到最初的古早味。

此外,她也不会因为食材成本涨价而减少分量,而且桌上的配料任君添加,不另外收费。“猫记刀麻切”不仅老街坊爱吃,连友族同胞和外国游客也慕名而来。

廖炳鸿老练的手法操作着手摇式的搅面机。
廖炳鸿老练的手法操作着手摇式的搅面机。
廖炳鸿刀法精准,切出来的“刀麻切”比例适中。
廖炳鸿刀法精准,切出来的“刀麻切”比例适中。
柴火熬煮的江鱼仔面汤,味道香郁鲜甜。
柴火熬煮的江鱼仔面汤,味道香郁鲜甜。

猫记之名 源自父亲

询及为何会取名为“猫记刀麻切”时,女儿廖玉凤笑说,父亲年轻时身材瘦瘦高高的,加上留着一顶猫王的发型,非常帅气,所以村里的左邻右里都称之为“猫王”,直到后来和母亲一起开档做生意,才渐渐演变成“猫记”。

“我父亲不会唱歌,但年轻时他高高瘦瘦的,又顶着一头猫王的发型,所以大家都叫他‘猫王’。后来开档做生意了,人家又问招牌名字是什么,他是‘猫王’,我是‘猫女’,慢慢就变成了‘猫记’。后来就干脆叫‘猫记刀麻切’,有趣又容易记。”

由于廖炳鸿和许强妹年事已高,现在主要掌厨的工作都落到廖玉凤身上,他们则从旁协助。作为“猫记”第二代掌陀人廖玉凤坦言,她还是维持父母一贯的手法,保留最初的古早味,不会再做改变,以免破坏30多年来的口碑。

“我们还是保留和坚持以手工制作,无论是搓面团、玻璃瓶搓面或是柴火熬汤等,都不会用机器,因为机器制造的韧度和口感是不同的,而且也无法跟手工制作的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