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傅 47:
塑料制品太方便
竹箩手艺乏人珍惜

林顺和太太林亚珠以身压着已编制成形的底部,让编制的竹箩更精细美观。
林顺和太太林亚珠以身压着已编制成形的底部,让编制的竹箩更精细美观。
简陋的老店,却是孕育了两代人的避风港。
简陋的老店,却是孕育了两代人的避风港。

竹编,即是用竹条篾片编成的造型各异的工艺品,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这门传统的手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

在八九十年代的老槟城,单单竹制品的商号已有上百间,但如今竹制业已式微,仅存的硕果寥寥无几,前景堪忧。

来自大山脚白菜园的竹编师傅林顺和(62岁)从事竹编事业45年,经历了竹制业的盛衰时期。他披露,早在六七十年代是竹制业的巅峰时期,在槟城威省一带即有逾百间竹制品店铺。

然而到了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随着塑料产品的流行,迅速将手工藤竹制品行业推向淘汰边缘,导致这行当面对极为严峻的挑战,大多数业者也就此纷纷转行。

销量大减竹业所剩无几

除了塑料产品在市场上抢滩的问题,国家经济萧条,百货膨胀,导致藤竹制业雪上加霜。以前处处可见的手工藤竹店铺如今已寥寥可数,尤其威省一带,仅剩4间。

“塑料品推出市场后,藤竹品即变得无人问津,差不多90%同行都不得不转行。经济下滑,百货膨胀,导致成本节节上涨,加上近年政府征收消费税,成本一再调涨,但这些竹制品的价格却不能再调整,太贵就根本卖不出,维持不了的,只能改行了。”

他透露,如今大山脚发展迅速,很多森林已被开发,因此必须收购吉打、彭亨或吉兰丹等,其他州属的竹子,这样又得承担一笔运输费。

“现在只有卖水果、鱼类的小贩还有来买竹箩,不然就是一些建筑商买来当架子或装饰房屋,一些庙宇买来当旗杆、学校童子军生活营需要搭帐篷等,而且这都是有季节性的,水果季节、农历六七月、学校假期时,才会购买。”由于销量不佳,一般他也不囤货,以减少负担。

心灵手巧的林顺和所制作的笔筒和签筒。
心灵手巧的林顺和所制作的笔筒和签筒。

过程琐碎不同竹类不同编法

林顺和逐一说明,但凡庙宇庆赞神诞,都会用比较细长的竹子旗杆,而建筑业则以安全性为考量而选择比较粗大及笔直的老竹,其余则是经过加工,制造成各种各样的竹箩。

林顺和举例,他编织的装水果的竹箩大致上分为榴梿竹箩、冷塞果竹箩及红毛丹竹箩,根据水果的大小和重量编制不同大小竹箩,而且编制设计也略有不同,以方便使用者搬运竹箩。

除了以机器刨竹的工序,其余他都靠手工制作,看似简单的编织工作,每一个步骤都不能有所差错,不仅会编出“畸形”竹箩,也可能会被刮伤。

他强调,制作竹编需要将竹篾按照薄厚、粗细不同进行细分,并根据各类竹编器具,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不同种类的竹篾,编制成不同的形状和形式,不论是宽与窄、疏与密交接构成一种独特的对比和重复性的艺术美感。

询及保护竹制品的方法时,他坦言,若没有经过任何加工或上漆,任由它风吹雨打的竹箩的寿命大概只有三四个月,反之只要不潮湿,竹箩可以保存数年,而竹制工艺品在保养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保持数十年,非常耐久。

林氏夫妇的手工编制竹箩,精致又耐用。
林氏夫妇的手工编制竹箩,精致又耐用。

后继无人家传祖业失传人

林顺和阐述,父亲也是从事这行业,擅长编织竹箩,自小他与其他兄弟姐妹随着父亲学习制作竹制品,十七八岁休学后跟随父亲打工,而其他兄弟姐妹则各自往其他行业发展,惟有他继承了父亲的好手艺。

婚后,他和太太林亚珠继承祖业,为了抚养四名孩子,夫妇俩日夜不停埋头苦干,几乎全年无休。他笑说,幸亏太太也是同行,不必重新调教,嫁入门即自动自发帮他编织各种竹箩。

他坦言,这行业太辛苦,因此他从不勉强孩子们继承祖业,让他们自由选择将来发展的空间。

“我们辛苦不要紧,反正也做这么多年了,现在已经半退休了,不必像以前那样拼搏,日夜不停做。孩子也大学毕业了,他们有他们的选择,不勉强他们一定要跟,他们将来有所成就,我们也高兴、光荣。”

他感叹,懂得欣赏竹艺的人越来越少,造成市场上极大的冲击。尽管如此,他还是会坚守着这老行业,绝不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