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尼游荡民族
菲律宾特色风情

吉普尼(Jeepney)一词来自Jeep与Jitney(吉特尼合和德士)两者的结合;白天时它是德士,夜里则化身为司机一家的温馨小屋,是菲律宾的文化和艺术标志。
吉普尼(Jeepney)一词来自Jeep与Jitney(吉特尼合和德士)两者的结合;白天时它是德士,夜里则化身为司机一家的温馨小屋,是菲律宾的文化和艺术标志。

街头渐静的夜,吉普尼们“休息”了,但这是另一个发现的开始……白天的它在路上乱窜乱停,此刻换了另一个角色,就是家。

欢迎来到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试试这里的吉普尼(Jeepney),180万人口的大都市里最流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以拥挤的座位和媚俗的装饰而闻名世界。

“吉普尼的故事,从夜晚开始。”来自奥地利的阿达莉希雅(Adalicia)在网志这样写。

“第一晚,我到处逛逛。路边停着一排吉普尼,走近些,才发现车斗里搭上床,司机和家人就睡在里面。”

 “这车子是父亲的,”男孩坐在车前望着阿达莉希雅,笑得很可爱,吉普尼名叫“达马索”。听到交谈声,正在休息的父亲探出头来看,很快就加入来了。

他叫奥斯卡,男孩是他的第三个儿子,“达马索”就是这孩子的小名,出生那天取自日历上推荐的“幸运”名字。

奥斯卡平时是捕鱼和种田,一年有几个月来到城市开吉普尼,像他这样的农民有很多。

“我这辆是二手车,1万5000比索(约1300令吉),看上去旧了一些,10年了,还能再跑10年。”

繁忙时刻,小卡车吉普尼车顶也挤满人!
繁忙时刻,小卡车吉普尼车顶也挤满人!

数十年历史 集结各国元素

1945年二战结束、美军离开时,留下数百辆吉普车,当地人就把车斗加长,把后部打开当入口,开到街上拉载客人,开始了吉普尼的载客历史,成了菲国文化与艺术的主要标志。

1964年纽约世博会,一辆名叫Sarao的吉普尼更被当作是菲律宾的形象代言人。

谈到装饰,奥斯卡说这里有很多专门装饰吉普尼的店,外面包上一层亮亮的铁皮,然后用彩漆喷涂,越特别就越吸引客人。

因为吉普尼是私人拥有的,所以每辆的图案和色调都不同,甚至可以看到西班牙、英国、日本、中国、美国的文化痕迹。

整辆包着铁皮,不热吗?“不会,不会,车顶只有两层铁皮,中间是木头,车厢开窗口,坐在里面还是舒服的。”

奥斯卡一家晚上就在这里休息。白天,他开车,妻子就去工厂打工,儿子达马索则坐在副驾驶的位置,学开车、帮收钱。

晚上,司机一家就睡在车厢里。
晚上,司机一家就睡在车厢里。
街头有很多装饰吉普尼的小店,更不时举办吉普尼艺术节。
街头有很多装饰吉普尼的小店,更不时举办吉普尼艺术节。

花式下车铃 文化面临消失

在菲律宾,普通公务员的月入是5000或6000比索(450-540令吉),吉普尼家庭每月所得比这更少,生活相对比较清贫。

达马索却似乎喜爱这样的生活,他略带自豪地说,“知道吗,达马索这个名字是很特殊的,在我们的村子里,大家都知道这辆车,看到达马索开来了,就知道那是老奥斯卡一家回来了。”

第二天,阿达莉希雅试了,在路边招招手就有车来。“啊,要下车了,该怎么通知?”问问一旁的女乘客,“敲敲车顶吧,司机就停车。”

“要不这样吧!”她突然走向司机抛个飞吻,司机大笑,比了一个OK的手势。“噢~都挤满人,我的飞吻能飞到司机那边吗?天晓得。”阿达莉希雅大笑。

只要在喧闹的马尼拉呆上一天,你会发现,花花绿绿的吉普尼像穿行在水中的一条条彩鱼。

“车身的装饰看起来颇有人性,车子或主人的名字,或寄托主人的情趣和感情,或有着很强的宗教意味。我仅认得英文名字,博士、堵车的家伙、生于六月、献身基督的夫妇、美妙、踢人者、感谢上帝、上帝的礼物等等,让你时刻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在网上搜寻时,吉普尼有带来些不好的名声,随时停靠、在路中间上下车,导致交通阻塞且危害乘客的安全,也常发生旅途敲诈行为,而且,还是空气污染的主因;政府决定从2018年12月开始,以摩哆三轮车(Tricycle)取代吉普尼。”

真可惜,这个城市就这样少了一种独特的魅力,这也许我最后一次乘搭了,我会怀念那个达马索小男孩。

在大热天里,乘客就挤成一团焗在小小的车厢内。
在大热天里,乘客就挤成一团焗在小小的车厢内。

↓↓↓↓↓ ↓↓↓↓↓
更多《灵异奇闻》看这里
灵异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