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傅 40:
从理发到磨刀 靠把剪养家活口

王木镇(左一)向郑春发(右一)详细讲解电剪所存在的问题。
王木镇(左一)向郑春发(右一)详细讲解电剪所存在的问题。
王木镇总是不厌其烦地向顾客讲解保养电剪的正确方法。
王木镇总是不厌其烦地向顾客讲解保养电剪的正确方法。

在威省大山脚市区大街的百年战前老店,可谓是当年非常蓬勃的经济心脏地带,见证这小山城蜕变的老店屋,近年来也难逃外劳入侵的命运,许多老店被推至淘汰边缘。

而在这依然封存着七、八十年代老市镇气息的百年老店,虽然还有少数的传统老行业隐身其中,但市街依旧繁忙,传统的老行业则仿佛渐渐消失在寂寥的岁月里。

明新理发兼修磨剪刀的业者王木镇,也是这老店的第二代理发师。他和妻子林晓英坚守着这老店逾50年。王木镇躺在藤椅上,笑着向记者细述当年风光的时光。他自豪地告诉记者,凭着理发和磨剪刀这两项手艺活儿,养活了一家老少。

提及读书时代,他笑称已经记不清了,依稀记得他自小便随着父亲学习理发技巧,抓剪刀多过握铅笔。

学艺结缘 携手走过50年

“当年这镇上都是女性理发师,我就是这镇上唯一的男理发师。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忌讳下,很多男顾客都会来找我,那时候生意特别好,后来我们还聘请六、七个学徒。”他透露,在那保守的年代,一般男性都会避忌让女理发师剪头发,所以那时候男性理发师特别吃香。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思维的开放下,很多人都会选择到冷气美发院理发,更不介意让女性理发师剪发。而他曾经风光一时的理发店,从此变得门可罗雀。

在旁的林晓英指向挂在墙上的老时钟说:“我们从早上10时半开店,现在都4时多,差不多都要关店了,今天才有10令吉的收入。这10令吉都不够我们两老吃一顿饭,每个月的电水费也要80至100令吉,还有600令吉的租金,我们差不多每个月尾都得为这笔钱发愁。”

他也说,如今穿行在这热闹的大街上 满街都是人来人往的外劳。当中最让人头痛的就是一批酗酒的外劳,每次喝醉后即喧哗大闹,甚至大打出手。为了保障安全,大街上的业者不得不缩短营业时间,提早打烊。

问及治安又差,生意也不好,为何两老还要坚持守着老店时,林晓英先腼腆地笑了起来,之后娓娓道出……

她来自怡保一个大家庭,在10兄弟姐妹当中扮演着小当家的角色。自小随着父亲帮人理发,减轻家庭负担。后来,为帮补家用,她与一班女伴离乡背井,来到这小市镇谋生,也就是王木镇父亲经营的理发店当学徒。

“我父亲也是理发师,我自小已经学会剪头发,但为了帮补家用,我和一班女性朋友来他(王木镇)父亲的理发店当学徒,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就这样呆了下来,一呆就50多年了。”她和王木镇也因此日久生情,并结下连理,转眼已是50个年头过去了。

林晓英还透露,当年背起小箱子到客户家里去理发,收费只是区区的三毛钱。而最贵收费也只是2令吉30仙,一站式服务包括洗头、剪发和挖耳垢服务,但那时候不仅可以养活一家老小,还能雇用六、七个工人。然而现在的美发院一般剪一个学生头都需要10至20令吉,他们老店一个学生头才收7令吉也没人上门。

“现在上门的顾客都是多年的老顾客,有些真的是老到没办法自己驾车来的,大多数都由子女载来剪头发。但,有些子女把老人家放下后,忘了来接回去,让老人家苦等一整天。另外,更加心酸的是,我在翻阅报纸时看见熟悉的老顾客出现在讣告栏,就像失去一个熟悉的老朋友,心里都惘然若失。”

言谈之间,她感叹顾客群一天天减少,但每当看着一些老顾客舟车劳顿上门时,她心里又感觉不忍心。

电剪内部结构看似简单,却非常细致、繁缛,对于王木镇更是非常考验他的视力。
电剪内部结构看似简单,却非常细致、繁缛,对于王木镇更是非常考验他的视力。

增加收入 自习磨剪刀技术
 
询及怎么会从一名理发师,摇身变成磨剪刀师傅时,王木镇二话不说,直截了当说:“都是为多赚两餐啊!”

他说,在理发过程,剪刀的利与钝都大大影响着理发的效果。一般的剪刀或电剪,每三两个月都会变钝或生锈,弃之可惜,所以他开始“解剖”钝化了电剪,自己摸索和了解电剪的结构及修理。

王木镇埋头专注在飞转的电动石刀磨前,熟练地磨着小小的电剪锋刃。
王木镇埋头专注在飞转的电动石刀磨前,熟练地磨着小小的电剪锋刃。

以前要拜师学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三五年都甭指望师傅会教你什么真功夫,说不定还要缴付一笔学费。所以当时王木镇都是自己去观察磨剪刀的老师傅工作,拆除一些旧的电剪,自己研究,慢慢才掌握磨剪刀和修理电剪的技术。

他坦言,这年头,磨剪刀这行当已经没落,光顾的顾客绝大部分都是理发师。

桌上摆放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剪刀,经过王木镇的巧手打磨而再次获得“重生”。
桌上摆放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剪刀,经过王木镇的巧手打磨而再次获得“重生”。

  老顾客赞手艺好

槟城美发用具批发商郑春发说,磨剪刀这老行当近乎完全被淘汰,庆幸王木镇还坚守这老行当。

“他(王木镇)的手艺很好,所以我常把一些钝化、损坏的电剪和剪刀带来给他检查,他也会告诉我一些保养的方法,延长工具的寿命,也不必花钱买新的。”郑春发说道。

王木镇接过郑春发递来的袋子,里面装满数把剪刀和电剪,他即细心检查一遍。他拿起钝化的剪刀,走到电动刀石磨前,埋头磨刀,专注磨起那面不到10公分的锋刃,俐落操作起机器,短短几分钟即完工。

尽管王木镇与林晓英总是轻描淡写地叙述当年所发生过的种种甜蜜往事,在交谈过程中,他们不经意地失笑,笑声中也道尽他们坚守老店这多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