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傅25:
手工制香 随香烧逝的绝活

年近91岁的李明泉自创的粗香,必须逐一慢慢捏成形,相当费神又耗时。
年近90岁的李明泉自创的粗香,必须逐一慢慢捏成形,相当费神又耗时。

华人祭祀焚香是五千年来不变的传统文化,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环保意识的冲击下,手工制香业也迅速被推至淘汰边缘,制香技艺更是无人愿意继承。

然而,对于上一辈老槟城的手工制香师傅而言,这不仅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种传统的中华艺术。

路经香火萦绕的槟城观音亭,再钻入毗邻的姆达巷,总会看见一位白发斑斑的老人,蹲在百年老厝低着头,不停地搓着淡褐色的粉团,他就是老槟城埠内仅存的硕果–手工制香师傅李明泉。

李明泉自创的粗香写满了各种吉祥语。
李明泉自创的粗香写满了各种吉祥语。

年事已高 产量“听天由命”

李明泉今年已是89岁高龄,可谓是现今手工制香唯一的老师傅,这门绝活已后继无人。

“我是1928年生的,你算看我几岁了,我一直都是做香的,只是以前做的香比较细小的,就是一般用来拜神的那种,只要抓住一大把香枝,沾一沾水和粉,然后晒干就好了。但是,这种粗香是要一支支,慢慢捏成形,一天做不了多少支,赚不了钱,现在没人要做啦!”

他披露,手工制香的工序繁缛且辛苦,而且每个工程都不能急躁,否则将会破坏品质。他将木材磨成粉末后,加入黏粉和适量的水份,阴阳施力把粉团搓揉均匀,直到感觉粉团的手感软硬适中,才能搓成香粒或清香。最后,再把完成的香粒或清香,搬到户外曝晒。

“如果天气好,差不多两三天就可以把水分晒干,要是阴天的话,可能就会拖延多一两天。制作粉团时一定要搓均匀,不然容易出现裂痕。通常他们买(香)来拜神,但也有人用来驱蚊。”

李明泉把香制好后,搬到太阳底下晒干。
李明泉把香制好后,搬到太阳底下晒干。

目测偷师 独自开发新香

询及如何练就这门绝活时,李明泉摆动着粗糙的手掌说,他不曾拜师学艺,全凭自己一边观察,一边摸索出来的技艺。

他阐述,从9岁左右搬进这里,住在这百年的老厝,度过了单纯的童年和青涩的青春期,以及甜蜜的小俩口生活,这一住就住超过了一甲子的岁月,转眼已是白发斑斑的老人家。

他补充,他原来韩江家庙上了三年学之后,就遇上日治时代的到来,那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他也因此逼不得已停学。后来,为了帮补家用,他开始到观音亭附近兜售清香。

从那时开始,他就对于制作清香产生极大的好奇和兴趣,也时常观看附近制香师傅如何制作。当年这门手艺可不外传,尤其是被视为代代相传的祖传秘笈,所以他只能默默观看,偷偷学习。

“我没有读书以后,都是在帮人打工,记得我10多岁还去偷看人家制作香,后来到了20多岁,到香料店打工就更有兴趣想制香,所以又从旁偷师,巨型的龙香和细长的清香也会做,而这种粗短的香是我自创的。”

“其实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兴趣做这行,不会也没关系,熟能生巧嘛,做久了自然就会做得美,我开始做时也做不美,弯弯曲曲的,像沙爹一样,然后慢慢学、慢慢进步。”

一颗颗小巧的香粒也具有驱蚊的功效。
一颗颗小巧的香粒也具有驱蚊的功效。

志不在钱 默默制香直到命终

近年来前来乔治市观光的游客越来越多,李明泉灵机一动,在单调的香身写上各种各样的吉祥语,如合家平安、万事如意等,进而增加它的收藏价值,很多国外游客都买下来当手礼。

李明泉的手工制香可谓是真材实料,他采用材料都是价格不菲纯正的檀香和沉香,不含任何化学香精,焚香后散发出来的清香味,既不刺鼻又舒畅。

乐观知命的他笑说,很多好奇的外国游客问他:“你都这么老了,还打算继续做到几时?”他总是简单回答:“last day,last minute.(到人生的最后一天、最后一分钟)”

他坦言,他每天制香并非为赚钱,而是为了打发闲时,有时候完全没人上门,一分钱收入也没有。

虽和蔼亲切的李明泉,对于登门造访的本地游客还是碰巧路过的国内外游客,他总是耐心一一为他们讲解制作手工清香的方式,偶尔也会让好奇的游客体验手工制作清香。

据悉,自从与他相扶相持60多年的老伴逝世后,加上双腿因糖尿病而行动变得蹒跚,他渐渐变得比较沉默寡言。

提及李明泉的老伴,他也毫不避讳说了起来。他透露,老太太是因一次意外从楼梯摔倒,撞击脑部,自此长期卧病在床直到离世。言谈之间,他不止一次提起当年貌美如花的老伴和他刻骨铭心的回忆,仿佛依旧历历在目。

老伴走了以后,李明泉的次子也搬回来老厝,方便照顾李老,同时也帮忙他推销,偶尔也充当翻译员,向外国游客讲解手工制香的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