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祖师文武双全 广度众生离苦难

LPM4378CSCA500 (2)_Ln唐代高僧义中禅师,唐朝佛教禅宗高僧,俗家本姓杨,祖籍陕西高陵人,在唐德宗兴元六年(781年)农历正月初六日,诞生于闽地福唐,即今福建福州市福清县,他在襁褓中就不食荤腥,即所谓“胎素”也。

三平祖师年少聪明好学,凡阅读过的书籍皆过目不忘,到了德宗贞元十三年,他随父亲仕官至宋州(即泉州),投拜于玄用禅师门下,剃发出家,当年他才14岁。

直他27岁才受具足戒,成为比丘,他先修三摩钵提,做得安心虑,后修奢摩他禅那,达到正定寂止的境界。

唐敬宗李谌即位,改元宝历,义中离开潮州云游福建,他见到漳州人文地理均好,就选定开元寺后面的紫芝山,创建“三平真院”寺院,建立宣弘佛法。

避开法劫

不但教导乡民佛理,亦亲授医药、农耕之法,甚至传授乡民武艺拳法,以强身健体,因而广得乡民爱戴。

直至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李炎下令毁灭佛,强迫僧尼还俗,三平祖师为避此法劫,率僧徒居士至三平山九层岩下,创“三平寺”,仍赓续宣扬教义,广度众生。

三平祖师虽然已年上花甲,仍坚定不移地率领一干僧尼,徒步循涧进入平和,避居化外蛮荒之地,以坚持佛法禅学,他们在深山林中披荆斩棘,日夜钻行,好几天难见天日,僧尼们皆已精疲力筋,还找不到一处可立足存身。

有一天,他们在溪涧中盥栉净,义中禅师忽见水面上漂浮着无数樟花在回旋,心中大喜,对僧们说;“上游有樟树林,定是个好去处。”

于是,僧尼们精神振,溯流上行,果然来到大柏山麓,只见四围青山,中间一片肥沃,山水极佳,义中禅师选定龟蛇峰间建立寺院,开荒辟田,又续收容逃难来的僧尼,达三百余人,从此在深山密林中,聚徒讲经,保护了大乘一脉真传。

原先这一带居住着一种被称之为“蛮獠”的少数民族,他们过刀耕火种的生活,还有一种更为原始的民族,被称为“大毛人” 或“毛氏”,他们以搜集野果和狩猎为生。

起初,他们对于侵入生领域的汉族僧侣极为恐慌,产生恶感,便肆意袭击,想把他们撵走,但唐时僧侣皆习武护院,义中禅师武艺尤为高超,轻易治服了蛮獠和毛人,因此流传着祖师公斗于鬼窟,降伏众祟,擒蛇侍者和毛侍者的神话。
三平祖师
安居乐业

所谓“蛇侍者”,大概是指当地崇拜蛇腾的“蛮獠”,而“毛侍者”就是大毛人, 后来义中禅师又派人传授他们桑耕知识,使他们安居乐业,和平共处。

山区瘴厉为害甚大,人民缺医和药物,往年一旦瘟疫流行,尸首枕藉,万户萧疏,三平祖师精通岐黄之术,辨症施治,活人无数。

唐宣宗复佛时,敕封为“广济大师”,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农历十一月初六日,禅师在三平寺圆寂,寿九十二岁。

由于三平祖师功德,人人都仰敬衪,在衪涅槃之后,广受漳州民众的奉祀,在福建、台湾等地域都有安奉衪的香火和庙宇,民间俗称三平祖师,或三坪祖师公,封号广济大师。

在台湾,南投、竹山、彰化、嘉义等地有主奉祖师的庙宇,禅师也是台南永华宫、屏东慈凤宫屏东市天后宫等庙宇的配祀神,我国马六甲保安宫主奉三平祖师。

义中祖师因生日为农历正月初六,与安溪高僧清水祖师常被误会为同一人,但考其年代、迹略皆不同,不可混淆。

有财齐齐发,向三平祖师摇到的正字8316,来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