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傅1:父子制蜡烛 摇曳自然光

22曾几何时,每当夜幕来临,家家户户都依靠烛光照明。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灯泡取代了蜡烛,早前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蜡烛,已渐渐演变成一种摆设品或祭拜的神料。

如今蜡烛制造厂也寥寥可数,在威中双溪里武村的南天门庙宇里,住着一名蜡烛制作的老师傅,凭着熟练的制作手法,默默为这古老的行业付出,形如燃烧着的蜡烛,在黑夜之中发出光芒。

蓄着一把白胡子、喜欢赤膊的杨润合娓娓道来,“记得那时我的妈妈病逝后,父亲再娶,我就随着谊母搬到槟城的跑马场,当时我大概只有12岁,但已经没再上学了。之后,我到一家庙宇打工,还向庙里一名90多岁的老师傅学习制作蜡烛。”

他补充,他在庙里学习了4年制作蜡烛,也掌握了所有技巧。直到该名老师傅逝世后,他才决定返回双溪里武住家生活。年轻时,他并没有继续制作蜡烛工作。

为维持生计,他选择到橡胶园割胶,每天背起沉重的铁桶,拎起割胶刀,摸黑到胶园里割胶。此外,他也当过园丁、散工及庙祝,惟他总乐观看待所面对的困境。

与养子创业拼生活

早年前,杨润合的养子杨书明初入社会工作,眼看天天为工作奔波劳累,他毅然决定重拾老本行,让杨书明充当助手,父子并肩合作为蜡烛事业打拼。

“他工作也不是很顺利,倒不如我教他制作蜡烛,学些手艺讨生活,总比让他盲目闯荡好。”

杨润合披露,现今百货膨胀,连华人膜拜神明及祖先的神料也难以倖免,因此制作蜡烛的成本也相对增加。但,他强调,尽管成本越来越高,他绝不偷工减料,以免破坏品质及信誉。

“我们所制作的蜡烛绝不参杂其他杂物,所以会比一般蜡烛更为扎实,点燃的时间自然也会比较久,也不会发出难闻的异味。”

他坦言,除了面对同行削价的竞争,还有电子灯饰取代蜡烛的冲击,蜡烛的销量开始有显着的滑落的迹象。

煮蜡浆考功夫

杨润合指出,制作蜡烛并非一项轻松的工作,必须胆大心细,最忌急躁,否则随时会被烫伤。

他强调,煮蜡浆必须使用双层蒸锅方式,才能将蜡石加热溶解,即以大铁锅煮滚清水,然后将蜡石敲碎后放入小铁锅,并将小铁锅放入大铁锅里,任其热度融化蜡石。

“制作蜡烛的过程必须耐得住热,尤其在融化蜡石的时候,必须长时间站在高温的铁锅前,不断地搅拌,以免烧焦。搅拌的力度和速度也必须适当,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必须均衡且反复搅拌才能煮好浓稠刚好的蜡浆。一旦急躁,随时会被烫伤。”

当蜡浆煮匀后即将火喉调小,降低蜡浆温度后,才能将并列整齐插在特制的木板上的小竹棒,反复蘸上9层素色蜡浆,以及最后一层红色蜡浆。

他强调,蘸蜡是最考验技巧及耐心的一环。每蘸一次即搁置一旁,任其自然风干凝结,才能再反复蘸蜡。

完成凝结过程的蜡烛,还必须经过热铁板溶解蜡烛的顶端,直到露出烛芯后,再点上白黄青三色即大功告成。这样看似简单的制作过程,当中一点也不可马虎,尤其火喉的拿捏,以及卫生问题,因为蜡烛不能沾染任何杂物,否则品质骤减。

“煮蜡浆时非常讲究火喉及卫生,过分滚烫的话,蜡浆不能凝固,蜡烛难以成形。反之,火喉不足,蜡烛即会变得松软。含有杂质的蜡烛,点燃时冒出的黑烟比较多、有臭味,也比较快溶解、不耐燃烧。”

悟出人生大道理

杨润合育有9名孩子,即4男5女。他的妻子则不幸于16年前病逝,9名孩子已长大成人,并各自成家立室,惟杨润合独自长期居住在庙里。

10年前,毗邻林氏因病逝世,留下遗孀及4名孤儿(2男2女),生活困苦潦倒。基于恻隐之心,杨润合毅然认养他们一家五口,直到数年前,林氏遗孀及长女才安顿于安老院。

杨书明说,杨润合待他们4兄弟姐妹如己出,不但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还要负担他们的教育费,对于他无私的付出而万分感动。平日他们都以父子相称,也随养父改姓杨。

他说,目前只有弟弟杨书光及一名员工打理蜡烛制作工作。与此同时也开放让学校中小学生参观,让他们更了解蜡烛制作的过程,从中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杨润合希望孩子们在人生跌跌撞撞的路上不要轻易放弃,要像蜡烛努力绽放光芒,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小小的庙宇内仿佛是他们奋斗的缩影,更多的是融入人间温情,投射人性的光芒。

红蜡烛制作过程:
1)将一块纯白色的蜡石敲碎,以双层蒸锅方式将蜡石加热,让蜡石渐渐均匀溶解。

B

2)蜡石煮溶后,加上红色颜料。

C

3)反复一层又一层蘸上蜡浆后,任其自然风干。

D

4)风干后,杨书光在蜡烛画上白黄青三色,即大功告成。

E